谈到深耕,犁的作用就不可小觑。在没有机械化作业的时代,靠人、牛拉动犁头,就成了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手段。这个时代的庞城人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铁制的农具,只是犁头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就比较昂贵,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自然也就很难流行起来。

“铁的硬度不够,还是偏软。”

一旦想要去做,就要立刻投入,否则就会被各种这样那样的理由耽搁。一向被拖延症困扰的虞午,在穿越之后仿佛内外都焕发了新生,居然毫无痕迹地克服了这个坏毛病。

虞午的小工坊里,器具齐全。唐四甚至为他搭建了一个熔炼金属的熔炉,可惜没有找到煤炭,热量不够。

虞午神神秘秘地对唐四道:“四哥,你细心帮我看着,如果哪里有石炭,一定要追根溯源,找到出处,莫要轻易打草惊蛇!”

“你放心!”唐四这个人有一点好,就是认定了一件事,就不会轻易去质疑。作为虞午最初的伙伴,如今的他已经成了虞午队伍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时虞午的案几上摆着一大块生铁和一个简易的三角形犁头,表面是锈迹斑斑,甚至最顶部还缺少了一块。这是一种人力拉的犁头,只能浅浅地拂过表面,留下不深的一道沟痕。

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牛拉的辕犁。讲道理,这玩意儿不复杂,吴国就有得卖。可惜唐四寻遍了庞城的街市,就是没有发现有能做这东西的工坊。虞午只能理解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庞国作为一个国家已经远远落后于东胜神洲大部分的地区了。

没有现成的,只好动手来做。在陶叔的帮助下,虞午很快完成了辕架的设计。虽然曲辕犁能够实现一头牛拉犁,但虞午还是选择更为消耗牛力的两牛扛一犁。毕竟铁的质量不够好,造不出锋利的犁头,只能是加大牵引力。

而对向阳山庄而言,本来就要饲养更多的牛,在拉犁这件事上自然是不担心牛的空缺。

最难的是犁头的制作,虞午还是在大学金工实习的时候打过铁,只知道熟铁或者说钢的质量,是有碳和铁比例左右的。想要获得好的钢,要么是不断在熔融的铁液中加入碳,要么是在不断地搅拌,使多余的碳和空气反应,也就是炒钢了。

这样做就需要有足够的温度,没有焦煤是很难实现铁的有效熔融。当然,虞午只是穿越,没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就只能寻找、等待。

这种事还不能大张旗鼓,现在的他还很弱小,还要考虑到找到之后如何控制的问题。

没有找到煤炭之前,虞午只能使用木炭进行锻造,好在唐四买来的这几块铁质量都不错,勉强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我们要做的事,是实验出新的东西,并有你们将它重复一遍。所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记录。”

“可是我们,就不认识几个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