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呀,人家电影公司、电视公司一分红几十万、上百万呢,我们才分几个钱?”

“瞧你这阴阳怪气的,没有人家你能拿这么高的奖金?有能耐你去拍个电影,要是能得大几千万票房,我跟社长申请给你发一百万奖金。”

这两年国文社在影视领域大展拳脚,收益颇丰,对待影视作品的主创们非常大方,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分红。

久而久之,国文社内部有些人便说起了怪话。

在这些人看来,他们才是国文社最根正苗红的职工,可到了年底却只能领相当于两三个月工资的奖金,影视公司那种三产的人都能分几十万元,没天理了!

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并不算多,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发发牢骚,时不时的就会像刚才那样被怼几句。

国文社是文化单位,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艺术创作这种事不分身份、也不分职位、更不分高低贵贱。

人家能为公司、为单位创造价值,拿几十万分红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像当年国文社主动给作家们涨稿费、改版税合同一样。

尊重创作、尊重艺术是国文社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

所以,少部分人的阴阳怪气,并没有影响社内的舆论。

几个人抬杠的功夫,排队领钱的队伍又向前挪了一截,马上就要到他们了,等那几个人也顾不上说话,开始安安静静的排队领钱。

林为民和程早春站在队伍后面,前面抬杠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到后面来。

程早春低声道:“这帮混账,吃了几天饱饭,就开始发牢骚了。”

“哪个单位要是没有这种声音才奇怪。”林为民满不在乎的说道,“不光是他们,我看有些领导同志恐怕也有些意见吧?”

程早春看了林为民一眼,你小子明知故问。

国文社旗下几家公司给予主创人员的巨额分红还可以用艺术创作无价的理念来解释,但那几家公司领导层的薪资待遇超过了国文社的众多领导层,才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社里有些同志对于这件事的意见很大,只是碍于林为民在国文社的威望,只敢在私下里嚼几句舌头。

后世像这种事,在国内企业界并不少见,很多迈向国际的中国公司都曾经面对过这个问题。

这些国内企业收购了欧米发达国家的企业,但人家的职工执行的都是当地的薪资标准,拿的是英镑、欧元、米刀,细算一下,当地一个普通的中层员工,工资可能比总公司老总都多。

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会选择给高管涨薪,而不会管底层员工的死活,其中的代表企业就是某想。

“所以我说啊,转企改制还是有必要的。出版业务虽然是我们社里的根基,但在创收方面的能力却不强。

如果我们还是保持现在的体制,那么几个业务板块之间就还是爹跟儿子的关系,儿子干的多,却不能吃的多,时间长了这个系统就被破坏了。

转企改制,就是把这个爹跟儿子的关系,改成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