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营收看似比一部《甲方乙方》低,可人家不需要票房分账啊,扣了成本全是自己的。

年初林为民为国文社制定了全版权运营计划,到现在还没满一年,就已经结出了如此丰硕的果实。

尽管几家从事版权开发的公司的营收看起来还不能与国文社主营的出版业务相提并论,但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超越出版业务,国文社加通文社,一年的营收撑死了不到十个亿,而且出版业务的天花板太低,以后恐怕也很难有大的涨幅。

但涵盖整个文化行业的全版权运营业务就不同了,仅仅是半年多时间,仅仅是广播剧、电视剧、电影三个细分领域,就那么几部作品的开发,这几家公司就已经为国文社创造了累计超过1亿元的营收。

全版权运营计划所展现出的潜力,让国文社职工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更对林为民这个领路人充满了感激。

成立了一年多的版权运营部,今年变得不起眼了起来,这倒不是他们的成绩不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属性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平台,变成了国文社与旗下版权开发公司以及外来公司的沟通桥梁,看似不起眼了,但位置却更加关键。

今年以来,版权运营部与文具生产商合作,将《花季雨季》漫画、电视剧的形象版权授权给了文具生产商,虽然授权费加在一起还不到10万元,但却给国文社的版权运营开创了一个历史。除了形象授权,版权运营部还向外部公司出售了两部由国文社代理的影视改编版权。

他们的手中捏着国文社所有作品版权的代理合同,版权开发的越成功,版权运营部在国文社内部的位置就越重要,越不可撼动。

也因此,尽管版权运营部所创造的收益并不高,但却在今年成为了国文社的香饽饽,有不少职工都有意想调到这里来,恰逢版权运营部事务繁忙,还真就有好几个人都顺利调了过来。

最近《甲方乙方》创造了票房佳绩,据说文华公司给主创团队分了一百多万,这件事也成了国文社议论的焦点话题。

按照林为民给几家影视公司定的规矩,对于以创造性取胜的影视公司,国文社的分红都很大方,不仅是文华有,文诚也有。

一想到给这两个公司干活的剧组主创团队能瓜分上百万的分红,社里有不少人就感到一阵心疼,这可都是他们的钱啊!

但这个规矩是林为民定下的,他如今在国文社几乎是说一不二,根本没人敢对这个政策说三道四,反倒是有些人对着文华和文诚影视的岗位蠢蠢欲动。

这要是能混到剧组的主创团队里,几十万的分红岂不是随随便便就到手了?

可惜林为民给这两家公司的规矩定的都很死,专业的人就要专业的去做,国文社的人去了,也只能是干点行政事务,跟在国文社没什么区别。

最近不少职工都在讨论着文华影视的分红,有人就羡慕起了佟钟贵。

一直以来,佟钟贵在国文社的地位都有些特殊。

他1985年进的国文社,一来就进了《当代》编辑部,还是林为民手把手带出来的,而且才华出众,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说,几乎就是翻版“林为民”。

社里很多人都以为佟钟贵会像林为民那样,一步一步的在社里平稳的升上去。

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佟钟贵却是个与世无争的性格,几次有机会升任副主编、主编,他都拒绝掉了,一直安心的在《当代》编辑部当个普普通通的编辑。

佟钟贵当编辑,业务能力无疑是出众的,再加上有作家这层身份,虽然在社里没什么领导职务,但依旧很受大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