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息传递不便的情况下,董宪只带着一部分心腹将士,向东城外突围。进攻昌虑东城的正是王梁,突围的董宪军和王梁军在城外碰了个正着,双方没有多余的废话,立刻厮杀到了一起。

这一战,王梁军兵力虽少,但却是士气如虹,董宪军兵力虽多,但已毫无斗志,一场厮杀打下来,董宪军被杀者不计其数,最终跟随董宪侥幸逃脱的只有数千人,其中包括庞萌和刘纡。

要知道董宪在昌虑城内可是有接近十五万的大军,昌虑一战,整整十五万人,几乎都被打光了。只此一战,刘秀等于是把董宪打入到永无翻身之地的深渊。

昌虑之战,董宪军大败,佼强投降,苏茂北逃,前去投奔张步,董宪和庞萌、刘纡只带着数千残部逃脱。

此战是刘秀这次御驾亲征的最后一场大战,经此一战,不仅奠定了东海郡的格局,也基本奠定了兖州、徐州的格局。

此战过后,在整个山东地区,唯一还能与洛阳朝廷一较高下的势力,便只剩下张步。

汉军取得昌虑大捷后,刘秀犒赏三军,不过吴汉并没有参加。

吴汉已先行一步,带着一部分汉军去追击逃走的董宪残部。

董宪、庞萌、刘纡等人,逃出昌虑后,便跑进了缯山,他们一行人,在缯山内东躲西藏,躲避汉军的追杀。

足足过了一个来月,董宪的一部分残部听说董宪还活着,就在缯山境内,这部分残部来到缯山,费了牛就二虎之力,总算找到了董宪,把董宪接到郯城。

吴汉听闻董宪到了郯城的消息,当即率领汉军追杀过来。双方于郯城又展开一场激战。

仗打到这一步,董宪残部的兵力已所剩无几,面对如狼似虎的汉军,别说毫无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还不到一天的工夫,吴汉便指挥汉军,攻破了郯城,大军入城之后,四处围剿董宪残部,乱战之中,刘纡被杀。

董宪和庞萌再次侥幸逃脱,带着数百残部,逃离郯城,跑到了朐县。

郯城之战,规模不大,不过此战当中,刘纡被杀,这也预示着刘永势力的彻底终结。

刘永,和刘玄同时期的反莽豪强,刘玄称帝后,刘永被册封为梁王,定都睢阳。之后,刘永以睢阳为中心,扩张势力,并先后将董宪、张步等割据军阀收入麾下。

这个时候的刘永,走到了他人生中最鼎盛的时期,控制着豫州、兖州、青州、徐州,整个山东地区,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随着刘玄的覆灭,赤眉军被刘秀平定,洛阳朝廷和睢阳朝廷,这两个汉室朝廷的战争全面爆发。

此时,洛阳朝廷控制着幽州、冀州、荆州、司隶、东西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等地,睢阳朝廷控制着豫州、兖州、青州、徐州等大部分地区。

表面上来看,双方的实力似乎差不多,但刘秀和刘永的根基却有着天壤之别。

刘秀所控制的地区,那都是他真刀真枪、流血流汗打下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控制,而刘永则不然,他的地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董宪和张步的控制之中,董宪、张步这些地方军阀也并没有真心实意的效忠刘永。

两个汉室朝廷的战争爆发之后,董宪和张步几乎没有给予刘永任何的支援,这使得刘永在对抗刘秀中,陷入全面被动,最终睢阳两次被破,刘永也一命呜呼。

刘永的儿子刘纡,被董宪和张步扶植起来,想利用刘纡,继续对抗洛阳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