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粗编烂造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华国有,美国同样是如此。

尽管他们已经很刻意的去避免和模仿《欢乐酒店》了,但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是落了下层。

你说《欢乐酒店》是一家酒吧,你给我弄个咖啡厅来干什么?

弄了咖啡厅,你还非要演几个醉汉来触景生情,你却是不是在玩弄美国的观众们?

还有一个,也是以心灵治愈的方面来描写的,只不过主角变成了一个女人。

你说女人也就罢了,可女人处处的说话口气和动作,都跟《欢乐酒店》的酒吧老板一样,你不觉得别扭吗?

……

连看了几部这样毫无心意的模仿,殷俊还真的就不会再胡乱担心。

本来这些超神剧,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才会被触发灵感,从而写出来的,并不是哪个人都能写。

没有前世那些天才的思维和想法,这些人想要做出神剧来,可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啊!

《欢乐酒店》只播出了两集,殷俊看了之后,也给了它一个结论。

那就是稳!

美国的那群编剧,按照殷俊的大纲和框架,把整部电视剧的基调定得和第一季一模一样,只不过是在具体的每个故事上面下功夫。

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好的东西,在没有失败之前,就不用去改变。

这是欧美的谚语,倒也是挺合适的。

当然这也和剧本框架是殷俊给的要求有关,老板给的命令都不执行,那群编剧也是不想要工作了。

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第二季殷俊也不要求《欢乐酒店》直接冲到8000万以上的收视人数,只要能稳住基本盘,随着情节越来越展开,随着电视观众们越来越依赖它的时候,那么以后再发力也不算太晚。

80年代的美国电视剧,厮杀可远远没有2010年之后那么的惨烈。

你想想那时候都是什么人在拍电视剧吧!

《纸牌屋》的导演是大卫芬奇。

《超感猎杀》的导演是沃卓斯基姐弟。

《大西洋帝国》的导演是马丁斯科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