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对他说,我有几部好的电视剧,希望拿回内地给同胞们看看,您老人家受累,帮着看一看,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国情播出。

少年非常的狡猾,第一部给云老的就是《包青天》。

众所周知的,宝岛的电视剧,喜欢在里面加入许多戏曲的元素,《包青天》是这样,《新白娘子传奇》也是这样,《戏说乾隆》也是这样。

《包青天》是殷俊写的第一部剧本,写得是最为详细,因此可以保留的一些戏曲元素,殷俊都让剧组保留了,特别是魏小范本身就是京剧出身,自然而然就能大胆的发挥一些戏曲的唱念做打,非常的合格。

云老是文化人出身,一看这《包青天》,立刻就喜欢上了,连续一个星期的闲暇时间,都放在了上面。

《包青天》前前后后一百多集,他当然不可能一下子看完,但看了几个单元过后,云老心中也有了计较。

接着第二部是《霍元甲》、第三部是《陈真》。

殷俊选择的都是侠之大者的剧目,全都是歌颂爱国感情的,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不屈的奋斗,云老看了当然也是喜欢。

等到魏小范再一次去云老家里的时候,受到的待遇可就不一样了,云老都开玩笑的叫他“包大人”。

于是这事情,也就这么的顺利的通过了云老这一关,他打了电话给宣x部的头头,然后头头直接一个电话压在了广播管理局身上。

于是广播管理局是也是非常的憋屈,明明说好了所有的电视剧播放,都得我们来起头,怎么忽然你就绕开我们,直接去找云老了呢?这有点不合规矩吧?

可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魏小范不是一般人,人家手里的“艺术发展基金”,电影和电视圈,还有文艺圈,可是有数百人都在受益的,名望非常的高。

然后魏小范还是香江的身份证,如果你为难了他,那就是为难爱国同胞,这么大一个帽子盖下来,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在现在这个年代,华国的发展根本不是打算指望靠外国人,还是打着希望靠远在海外的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而这群人也的确是最全力帮助贫穷落后的祖国的。

一旦这个坏名声传了出去,人家一看,尼玛,我们自带干粮的来帮忙,结果你们倒是好,一派官僚气息,那我们还忙活个啥呢?散了算了!

这一点,已经够可怕了。

最后魏小范的身后还站着殷俊,那个敢硬顶着宝岛的巨大压力,坚持在内地建立起了第一个规模上万人电子工厂的超级富豪,那可是萧老和云老都点名称赞的爱国企业家,中华儿女的骄傲。

现在你把这个骄傲给卡住了,那是什么意思?不是逼着上面的人好好的教你怎么做人吗?

所以,他们也很光棍,直接打了电话,请魏小范先生把三部电视剧拿过来,我们这边好好的看一看,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你这边就能通过审核了。

现在的广播事业局,还没有20年之后那么的牛比,虽然有点小意见,但不妨碍这种大的方面放行。

况且殷俊做事情的确漂亮,最上面的两位都赞同了,哪里轮得到他们说意见?

就跟前世过几年一样,虽然华影、广电等等,并不赞同,但上面的批下来同意嘉禾在国内建立院线,上映电影,他们还不是只能遵从?

也就是邹纹怀和何贯昌犯了傻,明明都打通天地线了,却最后关头倒向了宝岛,觉得那里才是香江电影最保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