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短促地苦笑了一声。秦姜道:“你既上报官府,为何短短几日内又撤了上告?”

“……因前任县令的劝诫。”许辅沉默半晌,“他让学生莫要损了梅花山庄的清誉。”

这又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前县令收了梅花山庄那么多好处,自然要做它的保护伞。

“本官今日到访,正是为了查明梅花山庄的内情。”秦姜道:“不妨与你明说,山庄内出了人命案,本官对那金缕夫人已有所怀疑。而且,督令本官彻查此案的,是当今邝平侯府的窦小侯爷,梅花山庄再大的靠山,能有他大?你若有隐情,便尽数告知,本官必定不会不管。”

许辅双眉紧皱,不知心中在思索什么为难之事。

“你应该使刀吧?”

本在悠闲品茶的苏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许辅一怔,不觉看向这个从进来就没说过话文弱书生。他以为他只是跟着县令来的文书,没想到苏吴接下来又道:“你掌中有常年用刀留下的痕迹,且步法矫健,下盘沉稳,有内力在身,想来是个不错的刀客。”

“先生好眼力,学生是练过几年。”许辅承认。

“寻踪探秘这种事,常人不知,你作为有传授的武行,应当知晓——江湖势力,比官府更管用。”苏吴道:“以你的丰厚家资,恐怕已经联络过不止一家江湖门派了吧?”

这是秦姜也没有想到的。看起来苏吴的话句句点中了许辅的心窝,他长叹一声,“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二位大人——的确,学生曾找过玉箸台的探子。”

“凝香寻姊一事,我们遭到官府阻拦,便知其中有内情。凝香为息事宁人,劝学生不要再强出头。而半年后,她却无故落水而死。”许辅神色里多了几分不甘,继续道:“凝香从小怕水,压根不会靠近河边,怎么会平白掉入水中?那时学生瞻前顾后,担心有人寻仇报复,但到底不甘心,三年后,终于寻到玉箸台,继续找寻桃枝下落,而且——查明凝香真正的死因。”

“这么算来,你联络玉箸台的时间,正是去年?”苏吴问。

秦姜不了解江湖中事,只听得出玉箸台是一个刺探情报的组织。却听苏吴又问:“有无结果?”

许辅摇头,“学生去问过几次,都只说正在查访。”

凝香生前,将与桃枝的细节都说与他听,时隔四年,许辅仍记得十分清楚。

凝香与桃枝是姊妹,因家乡发了洪水,一家人逃难而来,路上病死了爹娘,桃枝大凝香两岁,便一路跌跌撞撞,带着妹妹要饭来到善县。

听闻这里有个梅花山庄,专收留无家可归的女孩,桃枝便想和妹妹一同进庄。但梅花山庄却不收留有亲缘关系之人,两人便假装彼此不相识,前后脚进了庄,被分在不同的院子,生活了两年。

凝香憨厚,桃枝聪明,两人用约定的藏头句说话,在严厉的姑姑们眼皮子底下交换信息。故此,凝香才得知,姐姐被本地的“许举人”相中,就要出府。而同时,姑姑告诉她,她被一个从泉州来做珍珠生意的客人看中了。

“所以,许举人就是你?”秦姜问。

许辅点了点头。

“后来凝香才告诉学生,其实早在她们乞讨的路上,就与学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学生可怜她们,施舍了几个馒头、两双鞋,因此桃枝认定学生是个好人。”

桃枝很泼辣,在姑姑们跟前闹了好多次,抱怨金缕夫人厚此薄彼,有人要跟着做珍珠生意的大商人吃香喝辣,而她却只能留在乡间伺候一个土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