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已经去了夏国好几个部族,甚至去看了那些设给自己的祭祀,他的祭祀很普通,没有想象之中的奢华,其实就是在地上挖出一个坑,周边放上石头,用动物的血来填中间的池,再用树木的枝条来沾染那些血,最后用沾血的枝条来互相鞭挞,就算是沾染了神力……刘长觉得有趣,还亲自主持了几场赐福仪式,奈何,没收的住力,几个被赐福的勇士差点被抽晕了过去。

他本来还想给当地的官员们也赐福一下,但是官员们看起来不太愿意。

刘长对他们的仪式很是满意,“这赐福不错,禄!记下来,往后返回庙堂,若是有人对朕不满,就给他赐福!”

刘长先后去了十余个部族,在各地都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初匈奴人所留下的影响力,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如今看来,这好的一面,大概就是对刘长的推崇,对强者的推崇……慕强心理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而在古老的时期,这种心理所能发挥出的作用更是巨大。

刘长也算是亲自观察了傅清在夏国拟定的诸多政策,凭心而论,傅清做的还不错,刘长就是想要找茬,也找不出什么不足了。

而最让刘长激动的,是当地的军事力量。

在拥有大汉的马蹄铁马鞍等技术后,当地的骑兵似乎也变得强横了很多,若是配合大汉的军事思想,再配合军事领域的新技术,那夏国的铁骑将会成为整个大汉最强力的军队之一,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超南北军,从长安出兵,让军队到达北庭国,需要近一年的时日,而从夏国王城出兵,到达北庭国,需要三个多月……从这里杀到身毒,大概也只需要一年多的时日,他们拥有极为强大的机动力,以及就地补充后勤的能力,一边打一边游牧,能打到中原王朝所打不到的地方。

将来若是要打安息,干罗马,这支骑兵将会是最好的选择,可以算得上是皇帝之鞭了。

刘长在又巡视了六个部族后,就停下了脚步,没有继续前进,主要是太饱了,吃不下去了。

刘长单独召见了傅清,两人坐在营帐内,聊起了对夏国的规划之事。

“夏国的骑兵,不能再交予各地的部族,要设立成编制的军队,举民皆兵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准备挑选一个将军,来负责操练和集结当地的骑兵,挑选能战之人,组成夏国骑兵……加强对这些士卒们的控制,对他们进行教导,让他们成为大汉的一支强军,这也有利与你对地方的控制……你觉得如何啊?”

“陛下想的很好,但是夏国的国力,是支撑不起常备军的,陛下要设立骑兵常备军,让他们脱离畜牧农事,怕是不可行,这些人都是各个部族的主要劳动力……”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谁说我要设立常备军呢?”

“当初唐国境内的胡汉杂居,我因此而采取了秦国的治理办法,在段时日内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我的想法,是在夏国继续推行过去秦国的政策。”

“既然这些士卒是不能脱产的,那就让他们的官员在平日里治政,其余时候兼任将军,负责操练,战时带领他们出征……不过,要做出一些改变,不能像秦国那样操练所有人,只需要操练一批可以作战的人……夏国需要治政的地方本来就不多,用将领们来担任地方政务,或许会有奇效,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些人往往桀骜无礼,你是否能压得住他们呢?”

听到刘长的疑问,傅清自信的笑了起来。

“陛下可以放心,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却还是能治得住麾下之民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你有所不知啊,先前我对安息王好言相向,言语不失礼仪,他却派遣使者来辱骂我,还说要派遣军队来侵略大汉,我当时就想领兵作战,但是群臣都说国内没有粮食,让我以国事为重,故而只能强忍着怒火,夏国的骑兵,就是我将来出征安息国时最好的利器……你要替我好好治理,最好能将这二十万骑兵变成四十万,变成八十万!到时候,我看看安息王还有什么话要说!”

傅清低头领命。

刘长在夏国并没有待太久,这里目前并没有需要他来做的什么事,他跟着当地的部族们进行了几次狩猎,在草原上疯玩了几天,就转身返回唐国。

但是他的这次来夏,却减轻了傅清等人的很多压力,刘长这么一来,各地的部族彻底不敢再反对来自官府的命令,极大的增加了当地与庙堂的联系,刘长的一次巡视,甚至比傅清这些年月里的付出更有用,他们都以自己为大力神的子民而荣,夏国官吏在地方上的威望都因此而大增,当地官员都不由得感慨,应当在此处修建行宫,多请陛下前来几次的。

刘长从夏国离开的时候,当地的胡人都是依依不舍的,纷纷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他们都知道刘长好战马,特意送了他一些神驹,刘长都笑着接受了他们的礼物,而作为赏赐,刘长赦免了他们名下今年所出生的所有牲畜的税收,畜牧的税收跟农税不同,是按着每年出生的幼崽数量来决定税赋的,很多时候干脆就是拿幼崽来抵税赋。

他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从夏国离开,只留下了一大群被祸害的盗贼和欢欣鼓舞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