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民听到这话立刻来了精神,“还真有!”

蒙伟宰顿时来了兴趣,他提着茶杯来到沙发处,坐在林为民旁边,“详细说来听听。”

“领导,我在之江和大家交流,听到最多的名词就是——笔会。”

“笔会?”

“没错。这两天各地的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每天几乎都有新的刊物诞生,而且这其中很多绝大部分还都是纯文学刊物。

这帮刊物为了笼络各地的作者资源,真是花招百出。

最常见的招式就算是笔会了。依托刊物的人脉、当地文协、文化部门等各种手段,各种名头的笔会层出不穷。”

蒙伟宰听到这里微微颔首,“这个我倒是有些了解,现在大家都流行搞这个嘛!”

“领导,您应该明白,全国范围内的作者资源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林为民说到这里,蒙伟宰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们之前也搞过笔会。”

“不一样了。领导,以前的笔会多单纯啊,我们邀请的也多是给我们刊物供稿或者有潜力的作者朋友。

现在的笔会要多了几分功利性,作者就那么多,他们的作品也就那么多,光靠发掘新人,不确定性太高了。”

林为民从包里掏出一本杂志,是八月份的《沪上文学》。

“您看,这个‘关于现代派的通信’的专栏,刊登的是马骥才、黎陀、刘心武之间对于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这本书的评价意见,目前是造成了一定的反响的。

至少我在之江的时候,他们在《沪上文学》上的这种探讨是引发了当地文坛关于‘现代派’问题的争鸣的。”

“我给您看这东西并不是说这东西为什么没在我们刊物发表,毕竟我们《当代》没有这种专栏。

我想说的是,随着生活水平和通讯手段的发达,我们这代作者的交流将会比以前更加频繁,以后这种争鸣将会越来越普遍。

这种争鸣所带来的东西,就是我在当初坚持给作者朋友们返还手稿时提到的影响力。”

蒙伟宰彻底明白了林为民的意思,他思忖着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应该寻求扩大《当代》在文坛的影响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举办笔会等办法。”

林为民拍手,“没错。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去!”林为民刚想中二几句,就被蒙伟宰给打断。

他静心想了一下,脑海里闪过了几个念头。

提升一个刊物的影响力方法有很多,比如发表作品的影响力,这属于硬实力,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