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颌首道,“具体要怎么做,我会派专人去和临安方面商谈的,只要谈判顺利,那争取今年就动工。”

“好!”

章泓兵兴奋的叫好道。

“不过呢……”殷俊又道,“一切都要看江南和临安方面的支持了。说实在话,我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我听说今年下半年以来,上面好像有些不同的声音啊!章主任也可以帮我带句话给上面,投资者的利益到底能不能得到保证,这是港资进入内地的最大标准。而只有看到了香江商人的成功,才会有更多的外资进入。”

章泓兵立刻收敛起了笑容,肃然了起来:“您放心,我会把您的意见带回去的。但殷先生您也要相信,我们内地和香江是一家人,我们不可能做出有损自己人利益的事情来的。”

殷俊微微颌首,“但愿如此吧!”

没有人比殷俊更清楚,华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这一路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碰撞。

甚至是在1984年之前,都还没有放弃以xx斗争为主的纲领,一度文州八大王事件等等,也大大的压抑了私营商人们的热情。

真正的高速发展,还得是1990年开始,那才是一骑绝尘。

但是殷俊也不用担心。

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于外资的商人,内地都是比较宽容的,虽然这会让不少国人感到不舒服,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这却是让外资不动摇、不撤资的重要保证。

也多亏了这么辛辛苦苦经营下来的形象,所以之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到了华国,尝到了甜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离开的。

不担心的殷俊,却也是忍不住想要提醒一下上面的人。

或许别人会觉得他太过小心和斤斤计较,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少走一些弯路,殷俊必须得去说,就算是没有用也得说。

只是,殷俊也得注意分寸。

有些话说多了,反而是不好。

……

第二天上午。

早上九点都还不到,坐着便车的章泓兵,抵达了施勋道殷俊的宅院。

章泓兵眼圈上明显有黑圈,但精神却很振奋,“殷先生,江南省已经有回话了,只要您把工厂建在临安,那么一切都好办。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就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顿了顿,他又道,“如果您有时间的话,今天临安市的有关同志就会过来迎接您,顺便向您讲解一下适合办工厂的地点,以及各种优惠政策,顺便也听听您的想法。”

“不用,不用那么麻烦。”殷俊摇了摇手,“也不用着急,我现在还在考虑一些问题,等有结果了,我会告诉章主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