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要做什么也不是现在,报纸行业,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啊!”

……

“老板,怎么殷俊搞起这一套来了?他好好的做编剧不好吗?怎么和我们争夺报纸行业了?”

“你慌什么慌?”已经五十二岁的胡籼,淡淡地笑道,“年轻人啊,有点成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正好让他进入这个市场看看嘛,到底行不行,还得市场来检验。”

“可是他发展归发展,怎么挖我们的人呢?好歹我们的佳视和他也是老朋友啊!”

“你把这些看得太重了,对于现在的殷俊来说,你觉得一个天才编剧的身份,能配得上他吗?”胡籼道,“要知道,他可是长实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是九龙巴士的拥有者,更是《麒麟周刊》的创始人……这些身分,哪一个比我差了?”

“至少是在报纸行业,他不是您的对手!”

“呵呵,别说那么多了,我们等等再看。说不定小家伙知道厉害了之后,就会退缩的呢?”

……

报纸行业里面,除了对殷俊不断挖人的愤慨之外,其实他们自己并没有那么的着急。

香江的报纸竞争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在高端的发行量最大的几家报纸上面。

基本上《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早就划分了超过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100多份报纸,也就是去抢夺40%的份额而已。

就算是现在三巨头之一的《明报》,当初如果没有金镛每天写5000字的小说来打开销路,也早就没有办法维持了。

实际是这样,《明报》也起码经过了五六年的努力,才算撑了过来,并且发展得越来好。

连金镛这样的大家,都险些撑不起《明报》,而且现在香江的报纸行业的格局基本上已经定了,七八年都没有发生变化了,一家忽然杀入这个行业的报纸,又怎么可能改变大的格局?

就算是殷俊你有钱又怎么样?

报纸行业可不是一个有钱就行的地方啊!

要不了多久,你的那些编辑和记者,又都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上班!

有着这样想法的,并不仅仅是报纸行业内部,还有分发协会的那群报纸佬们。

分发协会和殷俊可是有着很大的仇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