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刘杨和刘秀就等于捆绑在一起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刘植还真没想到刘杨打的是这个主意。他沉吟片刻,说道:“真定王,此事非同小可,伯先得回贳城,与我家主公商议。”

刘杨点了点头,含笑说道:“郑重起见,伯先还是请大司马亲自来趟真定的好。如果伯先和大司马能信任本王的话。”

刘植先是一愣,随即拱手说道:“伯先回去,一定把真定王的意思带到。”

“好、好、好!”刘杨抚掌而笑,令下人准备酒菜,款待刘植。

刘植在真定就住了一天,翌日一早,他向刘杨告辞,返回贳城。回到贳城,刘植见到刘秀,把他与刘杨见面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主公,真定王并非执意不想归附主公,只因顾虑太深,生怕主公在成事之后,会与他秋后算账,故,他一直按兵不动,既不帮王郎,也不帮主公。倘若主公能与真定王结成儿女亲家,如此一来,便彻底打消了真定王心中的顾虑。此事,还望主公三思啊!”

就内心而言,刘植是非常希望刘秀和刘杨结成亲家的。刘秀是他的主公,刘杨和他是老交情,他不希望这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

其次,刘杨麾下可是有十多万的真定军,一旦刘杨归附过来,己方的兵力能一下子增长十多万,这对己方实力的提升,得产生多大的助力啊!

反过来说,如果刘杨被逼着站到了王郎那一边,死心塌地的与王郎联手,和己方为敌,别看己方现在有三个郡支持,但还远不是人家的对手。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希望能促成此事。

听完他的话,刘秀低垂下头,沉默不语。在场的邓禹等人面面相觑,也都没有立刻说话。

成亲之事,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只要刘秀点下头就行。可问题是,中间还卡着一个阴丽华。

与真定王之女成亲,总不能让人家去做妾吧?可若让她做正妻,那阴丽华又往哪摆?让阴丽华做妾?

在刘秀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阴丽华下嫁给刘秀,成就一段佳话,若是为了得到真定王的支持,把阴丽华从正妻降为妾室,这传出去,好说也不好听啊,也会大损刘秀的声望。

“我不同意!”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朱祐先炸了。他转头对刘秀说道:“主公,仲先只认一个夫人,就是丽华夫人,此事,还请主公三思而行!”

这话,恐怕也只有朱祐敢在刘秀面前说了,即便是邓禹,都不好开这个口。

耿纯清了清喉咙,说道:“真定王,以及真定王麾下的十多万真定军归属于谁,无论是对我方,还是对王郎,都至关重要,还望主公能以大局为重!”

很显然,耿纯的态度和刘植一致,都支持刘秀和刘杨之女成亲。

吴汉不认识阴丽华,也不认识刘杨以及刘杨之女,他扬起下巴,傲然说道:“小小的真定国,又有何可怕?大不了,我们就先灭了他的真定国,我吴汉去取他刘杨的首级!”

寇恂叹口气,向吴汉挥了挥手,苦笑道:“子颜慎言!真定国有十余万的大军,又能以如此狭小之地,把这十多万大军养得兵强马壮,让河北各路贼军,皆不敢进犯秋毫,真定王又岂是王郎、严奉之流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