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从最初的错愕,迟疑,到慢慢接受,再到爱不释手,整天把孩子抱在怀里,也不管儿子听不听得懂,就给他读各种书籍,抱着儿子晒太阳。

不过很显然,愉快的时间是短暂的,在朱元璋的一再催促之下,张希孟一家三口,不得不动身返回应天。

当初走的时候,还是洪武元年,等到返回的时候,已经快洪武三年了,就连朱棣都能穿着开裆裤,满世界乱跑了。

阔别中枢这么久,张希孟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许多尚书侍郎,他只是略有一面之缘,还有几个,干脆就不认识。

只是李善长笑嘻嘻的老脸,依旧如故,没有丝毫改变。

“张相,你可算是回来了!没有你帮忙,朝政乱糟糟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张希孟呵呵一笑,“李兄太客气了,我回来咱们不也是小车不倒往前推啊!”

李善长怔了怔,同样笑道:“张相,我看你是越来越厉害了。我连你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张希孟摆手,“李兄,咱俩就用不着客气了,赶快进京吧。”

李善长颔首,就这样张希孟在前来迎接的群臣簇拥之下,返回了应天。

张相公终于抵达忠诚的应天,等他回来,刚休息没几天,朱升就来见张希孟。

“枫林先生,你的身体怎么样了,可是恢复了?”

朱升头上的白发更多了一些,只能叹道:“我这把年纪,好不好,坏不坏。每年不躺一两月,阎王爷都不答应。”

老头笑道:“张相,你可算是回来了,朝廷的大局该有人挑起来了。”

张希孟拧起眉头,颇为吃惊。

“枫林先生,李相一直在主持朝政,一切有条不紊,主公也没有什么意见,你为什么会说这话?”

朱升脸上含笑,一副你装什么装的样子?

“张相,你让我说,我就实话实说……其实咱们大家伙谁都知道,李善长坐在那个位置上,德不配位!你张相才是陛下的真宰相!这一点不论文武,谁都心知肚明。过去你不愿意往上走一步,我们大家伙也能明白,毕竟你还年轻。可是现在你成家立业,又当了爹,此时高升一步,总领百官,正当其时啊!”

张希孟忍不住大吃一惊。

这么说生了个儿子,还能客观帮助自己高升一步?

貌似也不是没道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身为宰相,确实应该有个合适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