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朱雄英,他还真不想留在京城,能跟着皇爷爷一起去种田,他很欢喜。

只不过一旦这样安排,等铸造金鼎之后,张希孟要去西湖著书,张希孟的两个儿子也要跟着过去。

朱雄英的好朋友不多,张老三和张老四都是和他能玩得来的。

骤然分别,以后再想见面,就不容易了。

朱雄英跑去见了两个小伙伴,他还把一块刻着字的羊脂玉留给了这哥俩。

最初张希孟也没有在意,但是这块玉却被朱英看到了。

几乎刹那之间,朱英就愣住了。

这块玉他认识,而且还就是他买的。

当年朱标出生,老朱进入金陵,开启老朱逐鹿天下的征途,彼时为了造势,就说朱标衔玉而生。

彼时确实效果拔群,老朱快速平定各方,势力突飞猛进。

而这块玉一直被朱标戴着。

但是随着大明天下稳固,这种怪力乱神的说法,也少了很多。朱标就把这块玉给了儿子。出乎预料,转了一大圈,朱雄英又把玉给了张家的老三和老四。

朱英眉头紧皱,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块玉上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这是太子该有的东西啊!

如今却被朱雄英拱手相让,到底是无心之举,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巧合?

朱英一时也说不好什么,他也只是嘱咐两个侄子,要妥善保管,切莫遗失。

随着日期临近,华夏金鼎的方案终于公布出来。

这是个四面四足双耳的造型。

四个面,各有纹饰,正面选取的是百姓分田的场景,意为大明立国之基,后面则是大军光复大都,意为收复故土。

左右两边,则是宣讲教化,织机成行,意为百姓沐浴教化,工商业发展,物阜民丰。

值得一提,正面主持分田的人物形象,棱角分明,有几分朱元璋的神态,而侧面教化百姓之人,身形修长,颇有张希孟的气韵。

整个金鼎,也只有这么两个清晰明显的正面人物形象,用意不言自明。

另外在金鼎的底下,有四个字。

民为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