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可不只是鲁王,右相那么简单,他这些年书写历史,重定纲常,本身在学界的地位,甚至比朝堂还高。

说是夫子在世,圣贤重生也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张希孟一再要求,不要安排外人迎接,只是学堂的就可以。半个江西都能跑过来。

别的不说,三司的官吏,赣江上的税吏,各地粮长百姓,还有富商名流,甚至是许多老兵将士,都会跑来。

甚至连张希孟都不知道,会有什么人慕名前来!

他的地位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境界。

朱皇帝,张相公,这俩人是可以并列的。

最直观体验到这一点的人,就是张庶宁。

在此之前,他只知道老爹很厉害,很有权势。尤其是在看到张希孟训斥老朱的时候,张庶宁简直震惊了,原来老爹锋芒毕露起来,竟然是那么可怕!

可是到了今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看法还是太单纯了。

张希孟凭什么那么大的名气?

凭什么那么大的权势?

凭什么能让老朱害怕?

就凭他长得好看啊?

显然这是不够的……张希孟辅佐朱元璋,制定了太多的规则,毫不夸张讲,整个大明朝,八成以上的基本国策,都是张希孟定下来的。

就拿均田这事来说,张希孟不只在起家的时候,定下了均田,数年前又重申了均田,补齐漏洞。

哪怕是勋贵武臣,谁敢触碰田制,就要掉脑袋。

哪怕藩王,也只有五百亩。

能把田制做到这份上,天下九成的农民,都感激着张希孟。

正是有了土地制度作为基础,才有兴学,才能让数以百万计的学生,进入学堂,读书识字。

有这一点,学生们就该敬仰这位当世的夫子。

他可不是写了几篇“背诵并且默写全文”的文章而已,他是实实在在,让大多数学生有了上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