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嬷嬷低头道:“那现下皇后……”

“皇后不可动,不然他人如何看明肃?明肃的太子之位还会牢固吗?”太后还是把谢明肃放第一位。

“那她万一又……”

太后果断说道:“不会,哀家这么多年来,笑脸迎人,从未如此动怒,又带着怒气离席,皇帝明日必然来向哀家请罪,到时候哀家便以‘为明肃明澄学习’为由,禁止皇后娘家人进宫来打扰,断了皇后娘家人的撺掇,顺便让皇后在合宁宫供奉神像,一日三次诵经,为大庆朝祈福,她若是脑子清醒了,那便好,不清醒就继续诵经,左右明肃明澄长大了,也会是明白人,不会再受她挑拨。”

杨嬷嬷佩服道:“太后考虑周到。”

“哀家也不想考虑,哀家也想舒舒服服地过完这一辈子,可是先帝遗愿,哀家不能辜负,也只能尽微薄之力帮助明肃,其他的,还得看他自己。”

杨嬷嬷垂首:“是,先帝若是知晓太后将他的话,时时放在心里,他定然开心。”

太后闻言眼神柔和发亮,仿佛是坠入爱河的少女一般,道:“他啊,心里都是江山社稷。”

“那是因为遇着太后晚,不然心里眼里都是太后了。”杨嬷嬷自幼跟着太后,是知晓太后死了丈夫后,二十多岁才嫁给先帝,哪怕没有孩子,依旧与先帝恩爱到老的。

“哎呀,杨嬷嬷,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说这话,臊不臊得慌。”太后难得闪过害羞。

杨嬷嬷笑道:“奴婢说的是实话,要不然也不会把最疼爱的太子殿下,交给太后呀。”

听到这话,太后慢慢正色,再次内疚道:“可哀家还是把明肃弄丢了一年多。”

“这事儿不能怪太后,何况太后一直默默寻找和努力,才让太子殿下那么容易回归东宫。”杨嬷嬷又补充道:“先帝心里有太后,不舍得怪太后的。”

“你越说越不知羞了。”太后笑着嗔杨嬷嬷。

杨嬷嬷笑起来。

太后忍不住回味了一下曾经的美好日子,是啊,先帝是不舍得责怪她的,越是如此,她越要尽力帮助谢明肃,接着道:“说起来明肃这孩子,真的越来越像先帝。”

“是啊,眉眼都很像了。”杨嬷嬷道。

太后思考了一下,道:“他好像比先帝俊美一些。”

“还是先帝俊美一些。”

“明肃俊美一些,回头长高了,长开了,定比先帝美。”

这边太后和杨嬷嬷在慈安宫轻松讨论谢明肃和先帝的长相,那边谢明肃、云照、谢明澄、宣隆帝和皇后依旧坐在亭子里,气氛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