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起义军方面可坐不住了,躲在长谷设伏的五万起义军,开始对谷口的汉军发起了猛攻。

就尤来军、大枪军、五幡军的战斗力而言,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即便做正面交锋,他们都不是汉军的对手,何况现在汉军还有许多的防御工事做辅助?

汉军站在垒砌的土墙上,居高临下的抵御起义军的进攻。

这道只有一米多高的土墙,现在简直成了起义军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人们是冲上来一拨,被打倒一拨,死于土墙前的起义军将士,尸体叠罗,不计其数。

猛攻了一阵,见汉军的防御太坚固,己方的伤亡又太大,起义军无奈退军,撤回到长谷之内。

随着起义军撤离,汉军立刻打扫战场,清理尸体,并进一步加高加固土墙,制造更多的拒马和壕沟。

当起义军第二次向外突围的时候,谷口的土墙已经高达两米,而且拒马、壕沟的数量更多,大军很难一同往前冲杀,只能在众多的壕沟间鱼贯而过,但到了土墙近前,便立刻遭受到城头汉军的猛攻。

起义军的第二次突围,依旧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起义军退去之后,先前逃入逢山深处的那两万起义军也杀了出来,结果依旧被汉军打退。

以刘秀为首的五万汉军,死死卡主了长谷谷口,如此一来,埋伏在长谷内的五万起义军冲不出来,而做诱饵的两万起义军,也同样被困于逢山之内。

得不得说,刘秀选择的这个要点选得实在太好了,于一个地方布防,却封死了两拨敌军的退路,五万汉军,于逢山困住了七万起义军。

得知己方的计划失败,而且设伏的连同做诱饵的七万弟兄,皆被汉军困在逢山,尤来军、大枪军、五幡军上下无不大感震惊。

三支起义军急匆匆南下,打算全力解七万弟兄的被困之危。

可是他们还没赶到逢山,十五万众的汉军主力,进入常山郡。

随着汉军主力的到来,尤来军、大枪军、五幡军皆不敢再南下,但七万之众的弟兄,又不能弃之不理,他们只好于赞皇山一带暂时驻扎下来。

刘秀率五万汉军,封死长谷谷口,七万起义军尚且难以攻破,现在十五万汉军又赶到,与刘秀汇合一处,被困的起义军就更加突围不出去了。

在刘秀的授意下,汉军根本不主动进攻,只要起义军不突围,汉军便在原地驻守。

双方僵持,一连数日,起义军方面的粮食,已经吃得一干二净,就连军中的战马也被杀个精光,吃干抹净。

又过两日,起义军方面实在受不了了,对刘秀军再次发起猛攻。

这次,起义军的突围是倾尽了全力,战斗打得惨烈,冲在前面的兵卒,成群成排的被箭矢射杀,被滚木礌石砸死,后面的兵卒仿佛没看到似的,拼了命的继续往前冲杀。

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而且汉军在地利上的优势太大,两边如此之大的差距,已经不是起义军方面凭借一股狠劲能弥补的了。

激战了半日后,在起义军伤亡过半的情况下,最终只能无功而返,又被迫撤回谷内。

这次突围,是起义军方面做困兽之斗的最后一搏,此战无果之后,起义军方面已再无力发起突围,全军上下的情绪,也迅速陷入到深深的绝望中,濒临崩溃。

接下来,双方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刚开始,起义军方面还只是零星的兵卒偷偷跑来,向汉军投降,到后来,前来投降的起义军,已经是成曲成部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