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闻言笑了,这就是他认识的严子陵,性情淡薄,不受约束,一直向往着来去自由的生活,子陵做事,不分对错,只凭内心之喜恶。

他站起身形,向严光深施一礼,说道:“子陵助我,文叔感激不尽,无论子陵提出什么条件,文叔一概接受!”

严光紧跟着站起身形,整了整身上粗衣布裤,向刘秀拱手回礼,一本正经道:“子陵只是一闲散之人,承蒙文叔不弃,子陵自当倾尽全力,为文叔成就一番大业!”

邓禹见状,眨了眨眼睛,紧跟着他也站起身,同样向刘秀深施一礼,说道:“主公,也受仲华一拜!”

自打在长安相识,邓禹就十分欣赏刘秀的为人和德行,当时的刘秀在旁人眼中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邓禹却觉得刘秀绝非池中之物,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现在知道刘秀和刘縯要起兵反莽,而且严光、朱祐都愿意辅佐刘秀,邓禹自然不愿被落下。

刘秀还真没想到,连邓禹这个向来少年老成的同窗挚友,都会如此干脆的愿意加入己方,要知道他们现在做的可不是寻常之事,而是造反,是掉脑袋的死罪!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仲华,你可知道起兵反莽有多凶险?”

邓禹点点头,说道:“我当然知道!败了,身败名裂,身首异处;成了,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我等生逢乱世,朝不保夕,与其平庸此生,不如赌上一切,全力一搏!”

“仲华能有如此决心,秀深感欣慰,仲华能将性命托付于我,秀又深感惶恐!”说着话,刘秀向邓禹拱手施礼。

如果说马武和铫期的加入,让刘秀的实力有了一个质变的飞跃,那么邓禹和严光的加入,让刘秀的实力再次得到了一个质变的提升。

前者二人代表的是个武字,可提刀上马定乾坤;后者二人代表的是个文字,可运筹帷幄安天下。

众人重新落座之后,邓禹正色问道:“主公和将军现在都有哪些本钱?”

刘秀说道:“在益州,有马武和铫期一部,他们拥有一千匹战马,只要假以时日,定可培养出一千精锐骑兵!”

邓禹边听边点头,严光则是乐呵呵地把玩着茶杯。

刘秀继续说道:“在宛城,李守会对我们给予支持。”

“宛城李守?”

“正是!李守的儿子李通、侄儿李轶,业已拜在大哥门下,将来起事之时,李守必会全力支持!”

邓禹点点头,问道:“还有吗?”

“还有就是我的姐夫邓晨!我和姐夫私下里交谈过,姐夫也做出了表态,等到起事之时,邓家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邓禹揉着下巴,沉思未语。

严光眼珠转了转,笑道:“宛城李家,实力雄厚,家财万贯,门客众多,威望极高,李家所能能给予主公的最大支持,就是在宛城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