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位于紫禁城东北角,地方很好找,是一栋四层的红砖楼,李先生就在这里工作。

“小陈啊,你把车停在门口就行,丢不了,你进来暖和暖和。”李先生说。

陈子锟跟着李先生进了大楼,迎面过来一些大学生,都尊敬的称呼李先生为“李主任。”

李先生的办公室在东南角,一些学生正聚集在这里议论着什么,看到李先生进来,有人站起喊道:“李大钊先生来了,大家静一静。”

他们坐在屋里激烈的讨论着什么哲学、思想之类的玩意,陈子锟蹲在门口就觉得满脑子苍蝇在飞,站起来四下里游逛,大楼里学生们都穿着藏青色的学生装,铜扣子锃亮,学生帽端正,教员们或西装革履,或长衫马褂,唯独陈子锟一身格格不入粗布短打,旁人见了都为之侧目,只有他不以为意。

陈子锟溜达到一间教室门口,透过门缝看到讲台上站着一位斯斯文文的先生,头发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儒雅大方,毛哔叽双排扣西装笔挺,正对下面说道:“不是我不允你,实在是北京大学有自己的制度,所以请您出去。”

再看台下,前排坐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头发向后背着,下巴上一颗痣,穿的是半旧的蓝布棉袍,和周围学生相比略显寒酸,他面带愧色,正要起身,却听到门口传来冷冷的质问之声:“北大就这德行?”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门口,只见一个穿旧棉袄的苦力站在那儿,忿忿不平的样子。

“这位工友,你为何对北大有此成见?”双排扣西装先生倒也不生气,客客气气的问道。

陈子锟一点也不怵,朗声道:“大学之大者,不在于名气大,校舍大,而在于人的心胸之大小,乡间私塾都允许读不起书的孩子听课,堂堂北京大学却容不下一个旁听生么?”

教室里顿时炸了窝,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讲台上的双排扣西装先生和煦的笑了:“你说的对,大学就要有大学的胸襟,毛同学,你可以坐下听讲了,这位工友,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一起上课。”

陈子锟瞅瞅黑板上,五个粉笔字“中国文学史”,顿感无趣,正要拒绝,忽然看到教室角落里坐着一个蓝色的纤细的身影,顿时眼睛一亮,昂然进了教室。

毛同学率先鼓起掌来,然后是全教室的同学一起鼓掌,最后连双排扣先生也微笑着鼓起掌来,热烈的掌声是为这位敢于走进大学课堂的工友所鼓,更是为北大的宽容,北大的胸襟和气魄而鼓。

陈子锟洋洋得意,在毛同学身边找了个位子坐下。

“幸会,湖南一师毛润之。”毛同学向他伸出了手。

陈子锟有些踌躇,对方报出字号,自己是不是也把双枪快腿小白龙的字号报一下?转念一想,这里可是北京大学,斯文所在,还是低调些吧。

“久仰,边城浪子陈子锟。”陈子锟随口杜撰了一个比较拉风的字号,伸手和毛同学握了握,问道:“这老师是谁啊,他的课很好听么?”

毛同学说:“这是胡适之教授,白话文革命的倡导者。”

陈子锟点头道:“哦~~不认识。”

旁边的同学将手指放在唇上:“嘘,小声点。”

两人赶紧不再说话,认真听讲。

胡教授在台上引经据典,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唯有陈子锟的心思不在听课上,装模作样的坐着,一双眼睛不停地往林家小姐身上踅摸。

林小姐今天穿一套玉白色棉袍,教室里暖和,白围巾就没围,一手捏着钢笔,一手托着腮,入神的盯着台上英俊潇洒的胡教授,浑然没有注意到一双贼眼正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