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师大的学生?”

林为民的表情惊讶,他没有想到人艺人才济济,可最后把他的作品改编出来的居然是一名学生。

“你也很意外对不对?谁不是呢?”于是之说着,感叹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啊,了不得!”

林兆华说道:“林老师,于院长和我的意思是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看看能不能以改编《大明王朝1566》的名义来做这部话剧?”

林为民听完又看向了手中的剧本,封面上写着剧名。

《嘉靖与海瑞》。

见他面色沉吟,林兆华问道:“您是有什么顾忌?”

林为民摇头,道:“顾忌倒没有。你们这部话剧,形式很新颖。虽然脱胎于《大明王朝1566》,但剧本构思精巧、另类,独具匠心,如果你们要用的话,我当然是同意的。不过……”

他说到这里语气发生转折,林兆华心中忐忑。

《嘉靖与海瑞》这部剧本对《大明王朝1566》的改编透着那么一股离经叛道的味道。

整部小说煌煌四十余万字的内容,精炼到一部三幕话剧当中,所有多余的人物、支线全部去掉,他们只存在于两位主角的口中。

但也正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才恰好将这部内容繁多到大家都无从下手的小说给改编了出来。

“不过话剧现在这个样子,你们要是说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到时候真正公演的时候很多观众一定会有心理落差。

所以,我的想法是,你们宣传的时候就尽量不要提《大明王朝1566》的事了。

就把这当做一部全新创作的话剧来宣传。”

听完林为民的意见,林兆华立马道:“这怎么能行呢?这部话剧新颖在形式,但内容几乎百分之百都来自于您的小说。没有您的小说,这部话剧根本不可能存在。”

林为民淡然笑道:“有什么关系呢?你不说,大家就不知道这部话剧跟我小说的关系了吗?这么做,只是不想让观众们的期待错位罢了!”

林兆华一边觉得林为民说的很有道理,可一边又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林为民很不公平,他把目光投向了于是之。

于是之哈哈笑道:“林老师,我们都知道您高风亮节,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话剧本身考虑。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这么干啊!”

“您想想,就算到时候我们不宣传,难道观众们看完还发现不了吗?

到时候观众是没有您所谓‘错位的期待’了,可一样得把我们人艺骂的狗血淋头。用了您的小说,却连个署名都不给。”

林为民迟疑,“这倒是个问题。”

林兆华灵机一动,脑子里想出了一个主意。

“林老师,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剧名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