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自然是加大力度喽!

张希孟笑道:“主公,我们是一心北伐,想要灭掉元廷,如果另外两家和咱们一样,那最好不过了。臣提议应该派遣使者,尤其是去联络明玉珍。”

“为何?”

“很简单,现在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压过来,韩宋岌岌可危,刘福通纵然有再多的算计,也不会迫不及待和我们开战,他没有这个底气。反倒是明玉珍,他的巴蜀占有地利,而且粮草充足,易守难攻。他要是能真心结盟,自然是畅通无阻,成功可期。”

朱元璋欣然点头,他竟然忽略了张希孟话中的玄机,一心只想着北伐元廷。

派人,立刻派人!

联络刘福通的事情,还是交给汪广洋……朱元璋情真意切,写了一封长信,大概的意思就是咱早就想北伐元廷,驱逐胡虏。过去是道路不便,如今已经占据了湖广,收取襄阳,洛阳,而后与兄一起,并肩北伐,恢复中华天下,如此则可以告慰先人,无愧天下……朱元璋甚至还畅想,要和刘福通一起入关中,拜祭黄帝,昭告成功。

汪广洋接了任务,在临走之前,特意去见了张希孟,两个人聊了一阵子,汪广洋才带着朱元璋的亲笔信,前往开封。

汪广洋走后,老朱又盘算着如何跟明玉珍交涉,可就在他还没有定计的时候,明玉珍派来了三位使者。

首先就是江俨,作为老熟人,他这是二进宫,另外还有一文一武,两位重臣,一个叫戴寿,一个叫向大亨。

“外臣拜见大明天子。”

朱元璋含笑,让他们起身。

“这一次剿灭陈友谅,你们出力不小,两家都有恢复华夏江山之意,更要互通盟好,多多往来。”

老朱言语温和,笑容和煦。

这仨人听到之后,竟也是连连点头,戴寿就道:“陛下,我家大王来之前,曾经叮嘱外臣,我们身处巴蜀,大明雄踞江表,恰恰犹如当年的刘孙……而元廷势力庞大,兵马众多,察罕帖木儿等人,都是当世悍将,恰如曹魏。只有孙刘联手,共同抗敌,才有胜算。”

竟然以三国破题,张希孟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不快。

这个例子很不对味儿。

且不说还有刘福通的韩宋在,北方大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光是明玉珍以季汉自诩,就让张希孟颇为不满。

什么意思?

敢情你们是大汉正统?我们是大魏吴王呗?

明玉珍难道不清楚,自从祭祀崖山之后,我大明已经取得了正统地位,这可是我张希孟努力的成果。

而且我们现在坐拥四五十万人马。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明玉珍又能有多少兵马?

也想跟我们并驾齐驱,未免痴人说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