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八月底依然酷热难当,陈公馆的客厅内,吊扇不紧不慢的转着,一帮文化人正在高谈阔论。

林文龙道:“赫尔利与张治中飞往延安,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政府采取主动,以共产党人的心胸与智慧,自然不会拒人千里之外,毛泽东肯定接受邀请前来重庆,既然双方都抱有诚意,则内战可休。”

一个戴眼镜的教授摇头道:“就怕国府有人设鸿门宴啊,一股脑把共产党的领袖都抓起来,或者制造一起空难,那内战可就难以避免了。”

林文龙道:“断然不会,蒋公不至于如此不堪,再说了,美国友人是不会答应的,中国的稳定对美国有利,一个混乱的中国不是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希望看到的。”

“说的对!”外面走进一人,正是新华日报的特约记者阮铭川,他笑吟吟道:“最新消息,毛泽东主席已经接受邀请,飞抵重庆了。”

一阵自发的掌声,文人们大为欣喜,彼此点着头。

听到阮铭川的声音,姚依蕾从楼上房间出来道:“阮记者,正好有事找你,你上来一下。”

阮铭川和姚依蕾也是多年老朋友了,笑呵呵上了楼来到书房,姚依蕾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道:“这是子锟从江东空运来的亲笔信,烦请你交给周恩来先生。”

“一定照办。”阮铭川很郑重的将信件收起。

当晚,重庆方面设宴欢迎延安来的和谈代表,张治中、王世杰、邵力子等人参加,周恩来端着酒杯与他们谈笑风生,忽然秘书走来,低声说了两句,周恩来向客人说声失陪,来到门口,从一位新华社的同志手中接过了信封,抽出信纸一目十行的看完,道:“好的,我知道了。”

电波在重庆与延安之间穿梭,八路军总部得到命令,一封加急电报发到了江北,密码翻译后交到了武长青和叶雪峰手中。

“政委,你怎么看?”武长青道。

“坚决支持党中央的决定,撤出北泰。”叶雪峰道。

武长青点点头:“撤是一定要撤的,不过我的意见是,是否在撤离的时候带走一批积蓄的物资。”

“不!”叶雪峰当即否决,“要撤就撤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不带走一针一线,不让别人挑理。”

武长青思索了一会,还是忍痛下了决心:“好吧,我同意,不过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怕是很难做,毕竟是我们拿下的城市,拱手让给国民党,这口气谁也咽不下。”

叶雪峰道:“军事要服从政治工作,一切以大局为重,陈子锟是我党的老朋友,不能为了一座城市,把多年打下的坚实友谊给断了,我们共产党人是讲义气,讲道理的,部队的思想工作我来负责。”

城外抗日救国军营地,双喜匆匆走进帐篷:“三哥,八路军撤了!”

“什么!”陈寿吃了一惊,出了帐篷爬上小山坡用望远镜看过去,八路军大部队果然开始撤离,而且是轻装简从,没拿走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