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大王如此盛情,实在是折煞微臣。”

刘秀仰面而笑,进一步给赵永吃下定心丸,说道:“以后代郡之事务,还要烦劳赵太守多多费心才是。”

赵永一脸正色地说道:“请大王放心,微臣回代郡后,定当尽心竭力,为大王治理好代郡,不让大王有后顾之忧!”

刘秀大笑,连声赞好。

当晚,刘秀在王宫设宴,盛情款待了赵永。翌日一早,赵永向刘秀辞行,返回代郡。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赵永从代郡出来的很容易,现在想回去,可是没有机会了。

连耿况都没想到,刘玄送到代郡的并不是一封诏书,而是两份,明面上的诏书,是送给赵永,调赵永到长安任职。

可同时还有一封密诏,秘密送给了代郡的桑乾令张晔,密诏中言明,倘若赵永没有奉诏行事,张晔可伺机杀掉赵永,取而代之。

只不过赵永接到刘玄的诏书后,并没有表现出异常,还欢天喜地的要去往长安。张晔怀揣着刘玄的密诏,也就没对赵永下手。

可谁知赵永在去往长安的半路上,突然改道去了邯郸,面见刘秀,向刘秀表了忠心,而后又被刘秀派回代郡,直接做代郡太守。

得知消息的张晔,迫不及待的带人占领了郡府,控制了郡城桑乾。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与匈奴私通,他向匈奴人许诺下重金,请匈奴出兵援助。

另一手,是与起义军五校军私通,同样是许诺重金,请五校军出兵援助。

张晔不是个傻子,虽说他能趁着赵永不在,控制整个代郡,但想以代郡一郡之地,独自对抗刘秀势力,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刘玄远在长安,不可能给予他实际上的支持,他要对抗刘秀,就只能求助于外援。

而距离幽州较近的外援,一个是北方的匈奴人,一个就是河北的起义军五校军。

张晔想得挺好,但他也犯下一个错误。如果他只求助于五校军,情况还能好一些,但他竟然求助到匈奴的头上,这是幽州诸郡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

幽州诸郡,长年与匈奴人作战,不知杀了多少的匈奴人,也不知有多少的将士死在匈奴人的手里,双方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不可化解。

现在张晔引来匈奴人,进入汉地,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最先坐不住的就是上谷太守耿况。耿况向幽州各郡的郡府传书,征调各郡的幽州突骑,其一是驱逐匈奴人,其二是平定张晔之乱。

在对待匈奴人的问题上,幽州各郡同仇敌忾,纷纷向上谷派出兵马。

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上谷便集结起一直三、四千人的军队,耿况任命自己的儿子耿舒为主将,统帅上谷以及幽州诸郡的联军,出兵征讨代郡。

耿舒是耿弇的亲弟弟,说起来,耿况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善战,耿弇是统兵打仗的帅才,他这个弟弟耿舒,也不遑多让。

奉父亲之命,耿舒率领幽州军,从上谷郡直接突进到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