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闻了一下轻呡了一小口:“夫人的茶,果然是好茶。”

“这茶是我家二姑爷孝敬我的,比不得娘娘的好茶。”舒舒觉罗氏的二姑爷就是舒舒觉罗氏嫡亲女儿的丈夫。

舒舒觉罗氏的亲生女儿在家排第二,未出阁时都称她二姑娘。这位二姑娘就是康熙十年和梅沁雪她们一起参加选秀的秀女。那二姑娘落选后嫁到了宗室,如今是国公府的当家太太。

“可是您嫡出的二姑娘,顺国公府的大奶奶?”

“就是我家的二姑娘。我那丫头可比她那两个兄长孝顺贴心多了。”舒舒觉罗氏得起自己女儿掩不住的得意。

唐氏见此也笑着捧舒舒觉罗氏:“前些日子听说顺国公府的大奶奶又生了三个哥儿,您可又多了个乖外孙,您可真是好福气。这二姑奶奶这般好福气显然是随了您了。”

“不是我自夸,说起来我家二姑娘这一点还真是随了我,当年我也是坐床喜,嫁进府的第二年就生了长子,然后第四年又生了次子,后又隔了三年才生二姑娘。我家二姑娘比我更有福气。她年初嫁进国公府,坐床喜第一年年底就生了大哥儿;隔一年再怀上,第三年又生了二哥儿;今天又给国公府添了嫡三孙子。我家二姑娘嫁到国公府七年就给国公计添了三个哥儿,这样的福气连我这当额娘都比不上。”

舒舒觉罗氏说起女儿来那是滔滔不绝,言语中听出她的骄傲与得意。

“就是因为二姑娘的好福气,家中姐妹们都托了她的福,都找了好人家……”

听到这一点,唐氏到底是点头赞同。若是一家有一个姑娘嫁人后好生养,生的儿子多,那这个家族的姑娘就不愁嫁。

嫡支族长家的姑娘也的确是都嫁得好,哪怕是庶出的姑娘嫁的也不错。不仅如此,就是族中姑娘们也嫁得不错。哈达那拉氏的姑娘还是很受欢迎的。

唐氏就静静地听舒舒觉罗氏自己说,舒舒觉罗氏说着说着竟拐到梅沁雪那。

“说来我家二姑娘和佳嫔娘娘还有缘呢,当初两人是同一年一起进宫选秀的,只是我家二姑娘没有嫔主子娘娘福气大,落了选。”

“嫔主子娘娘膝下的三阿哥现在还小,又在娘娘膝下承欢,倒不用娘娘多操心。倒不像我家二姑娘的大哥儿,如今都已经七岁了,读书不成就喜欢武刀弄剑的,可是叫我家二姑娘那个操心啊。二姑娘如今又有了三哥儿,三个儿子可有的她操心呢。我这当额娘的见她那般操心都心疼她。”

舒舒觉罗氏一担忧的神情却掩不住她的得意。唐氏不傻,如何看不出来了舒舒觉罗氏这是在炫耀呢。

舒舒觉罗氏在炫耀她的女儿能生,生的都是儿子;炫耀她的外孙年纪比三阿哥大,炫耀她外孙身体好……虽然舒舒觉罗氏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这么跟人炫耀,唐氏听着脸上都忍不住抽了一下。

舒舒觉罗氏光顾着炫耀,完全忘了当年她女儿选秀时都已经十六了,她的女儿可是比原主大整整五岁呢。她女儿生孩子时,原主都还没癸水呢。她女儿年纪大,生孩子生得早,这不是正常的吗。

不过她还是附和舒舒觉罗氏:“当父母的能替孙儿操心,这也是福气。您福气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