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的各大报纸上面,在他们的电视节目上面,过去的这么一段时间,苏菲玛索和《印度之旅》的出现频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两年前的《朱诺》。

两年前的《朱诺》,年轻人关心得更多一些,但《印度之旅》却是成年人喜欢看的类型。

成年人的消费能力也超过了年轻人,所以《印度之旅》在法国的票房收入,居然压过了英国这个大本营,简直是让英国人都觉得羞耻。

而法国人也开始欢呼,说这是苏菲玛索这么新一代奥斯陆影后级别的巨星的胜利。

好吧。

他们又开始憧憬起了奥斯卡。

事实也是如此。

苏菲玛索两年之前已经有了一部入选奥斯卡的《朱诺》,如今两年之后她卷土重来,带着的是更加优秀的电影,怎么可能没有奥斯卡的青睐?

连好莱坞的报纸和杂志都在评论,今年应该《印度之旅》又会给苏菲玛索一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这提名并不是因为她的绯闻男友殷俊的权势,而是因为她的实力。

理所当然。

《印度之旅》在美国的反响也不错,喜欢看文艺片的观众们,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2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如今差不多是下映进入长线放映的时候,《印度之旅》在北美的票房也达到了4000多万美金,全球总票房超过了2亿美金。

只不过,因为大卫里恩花费的费用太多,这个成绩也只是保本而已,更多的盈利,还是要看在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权上面。

可大卫里恩显然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收山之作的成绩,奖项成绩。

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印度之旅》获得七八个提名,完全都不是问题。

要是没有太逆天的电影出现,大卫里恩觉得,自己或许能得第三次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项。

拍摄电影这么多年了,大卫里恩得到的各种奖项不计其数,可以称作为得奖最多的那批人之一了。

但最后的这么一个收山之作,大卫里恩还是想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官,能让自己再得一次奥斯卡。

然而,大卫里恩却并没有什么把握。

因为他早就知道,在《印度之旅》过后,那部殷俊策划已久,宣传了很久的电影——《钢琴家》,就会接着上映,也是直指奥斯卡最佳导演。

比起自己已经得到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殷俊这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年,已经连续两次提名,却两次都名落孙山了。

要是换成了大卫里恩,他觉得自己也肯定会不服气,还会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