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月过去,方氏急得不行,眼看陆瑾焙的婚期临近,作为新郎的陆瑾焙人却还在千里之外的勃泥城。

事实上在年前,方氏就多次催促陆瑾焙回京城。

只是冬日赶路不易,而好不容易有机会离开父母去边城历练的陆瑾焙本人也不愿意就此匆匆结束历练,坚持在留在边境多历练些时日。

不过亲事不能耽误,陆瑾焙再三保证会在三月初赶回京城绝对不会误了吉日。

如今圣上召陆坤回京的旨意已经通过特殊渠道送往勃泥城,与此旨意同去勃泥城的还有陆名扬的书信,其中自然有对陆瑾焙和陆瑾粼兄弟二人的行程安程。

三月成亲的陆瑾焙将随同陆坤回京,九月成亲的陆瑾粼则继续留在勃泥城,待七月中旬再启程返回京城。

虽说杨氏很希望陆瑾粼与陆瑾焙等人一同回京,可是陆名扬的安排却不容忤逆,再说陆瑾粼本人也不愿意现在就回来,难得这么好的历练机会,错过这次谁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这样的大好机会。

毕竟他们不是长房子嗣,更不是陆瑾康!

过了正月府里就开始筹备陆瑾焙的婚礼,这场婚事自然由陆瑾焙的亲娘、二房婶娘方氏主事,其他几房协理。

府里中馈分而治之的好处顿时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婚事的筹备很是繁琐,苏云朵作为府里中馈的实际掌权人却并不显得有多忙,加之手中产业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作为宝妈的苏云朵反倒比以前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苏云朵哪里是能闲得下来的人,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瞎”折腾。

当然苏云朵本人并不觉得她是在瞎折腾,民以食为天,加上去年北边战役给她的启示,她手中又多了一年的闲钱,刚好姜霄让人带了信给她,离赢庄十来里地有个不错的庄子要出手,只是价格有些高。

姜霄成为苏云朵的人已经有三年多了,姜霄的为人苏云朵还是知道的,能让姜霄觉得不错的庄子必定是个好的。

去年那场战事几乎倾空了苏云朵手中的闲钱和余粮,也更让她明白在这个时代粮食的重要性,镇国公府的使命是保家卫国,陆瑾康的未来也将是镇守边关,她作为镇国公府未来的女主人自然要有前瞻的目光,做好陆瑾康的贤内助。

既然如今手中正好有闲钱,暂时也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索性就将这个不错的庄子买下来多种粮多贮备,虽无法以一己之力保障战时军队的粮食需要,至少不要在突发战事时不像去年那年临时抱佛脚显得手忙脚乱。

另外去年尝试的一麦两稻并不能算成功,除了麦子的收成没什么大的改变,两稻的收成加在一起也只比一季稻略高些,姜霄带着农事组付出得很多。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收获,细心而又很有想法的姜霄从收回的两季稻中挑选了一批种子。

这些种子分别从两季稻中挑选出来,自然比去年试种的种子对气候有着更好的适应性,苏云朵相信只要风调雨顺,今年两季稻的收成必定会有新的提高。

赢州离京城有些距离,若亲自前往查看至少也得在赢州住上一宿,虽说苏云朵已经开始下意识地减少给欢哥儿喂奶,经过一些日子的尝试,白日里欢哥儿几乎已经不再挑嘴,只是半夜醒来每每挑嘴非吃过苏云朵的奶不能安歇。

召引一来苏云朵还真无法在外面过夜,除非带上欢哥儿同行。

看着躺在小推上欢快地吐着泡泡的欢哥儿,苏云朵着实无奈,只得分别给姜霄和柳玉书送了书信,让精明又极通农事的柳东林代她去那个庄子走上一遭替她把把关。

柳玉书收到苏云朵的信,自是不敢怠慢,先派人打听这个庄子前主出售庄子的前因后果,待确定这个庄子前主出售庄子的原因,的确没有什么猫腻之后,又让柳二哥陪着柳东林去那庄子实地查看了一番,这才去赢庄与姜霄汇合。

虽说如此前前后后地费了些时间,却将这件事办得极为妥帖,甚至挑了些毛病压了些价。

姜霄作为苏云朵最信任的农事总管事,如今手上管着赢庄和杨家集附近的大小庄子,甚至还管着南郊的槐庄和荷园,赢州的这个庄子买下来之后,自然也归姜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