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长生殿内,荣嬷嬷,掀起帘子走了进来,脚步轻巧,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

太后年纪大了,觉浅,就迷迷糊糊醒了,见是她,笑了笑,也没打算继续再睡,挣扎着就要坐起来,荣嬷嬷赶忙上前扶住。

“娘娘醒了,不再睡会。”

太后摆摆手:“年纪大了难得睡个安稳觉。”

“是呢,老奴瞧着娘娘今儿精神要好上许多,睡的也比平常要久些。”寻了件衣裳给她披上,如是道。

照平时,太后这会午睡早醒了,可今日却迟了许多,她有些不放心,才进来看看,没想到倒是扰了太后好眠。

“你还别说这一觉醒来,哀家还真觉得身上轻省了些。”

“娘娘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想是昨儿的寿宴得了娘娘的心。”

太后披着衣服也不起,就那么靠着床头,荣嬷嬷站在一旁,两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太后听了她这番话,乐不可支,也是赞同:“可不是吗,南陵这丫头是个好的,办事也妥贴。”顿了顿,又道。

“昨儿,淑妃跳的舞也好,那双鞋哀家活了这么多年倒也没见过。”她想了想,愈发觉那鞋子巧妙。

“可不是,淑妃娘娘也是个有孝心的,不止那舞,还有那什么百寿巾,瞧着也是用了心的。”荣嬷嬷也跟着笑,她跟了太后这么多年,哪能不知道娘娘这是极满意的。

“那鞋,倒是神奇,老奴活了这么多年,听都没听过,这般,这般带轱辘的鞋子。”

“可不是,你看淑妃那样子,穿着还挺好,跳舞都没摔倒。”她眼睛亮亮的,这会倒像个老小孩。

荣嬷嬷心里一动,有了主意,太后这都多久了,好容易有了个好奇的事物,说什么也要让她解解惑啊。

“娘娘,老奴眼神不好,昨日没看清淑妃那鞋子的样子,老奴在这向娘娘讨个巧,不知可否要淑妃过来一趟,顺便解解惑。”

想着太后可能拉不下这个脸面,找小辈要双鞋看,遂索性自己来做这个筏子。

太后沉吟了一下,她确实想要知道那鞋子的不同,且昨日在寿宴上,人多嘴杂,她也不好细问,正巧,这会也得空,不如,就叫来瞧瞧。

“就你知道。”她笑骂,荣嬷嬷跟了自己许多年,哪里想不到这是给她递梯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