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说?

康熙早就打好了父子同心,一道共建大清改变未来屈辱命运的好算盘,根本就没想让任何一个儿子掉队好么?

但请将不如激将。

再怎么殷殷嘱咐,也不如在驴眼前吊根胡萝卜。

为让逆子们积极努力,他不但没露出丝毫感动来,还原地板脸:“关乎国本的大事,朕可不会任由尔等胡闹。想趁机建功立业,一个个的就给朕拿出真本事来!否则……”

“朕什么都缺,还真不缺名臣干将!”

这威胁够大够直接,当场就把有志于战场杀敌的哥几个整振奋了。

忙请旨退下,争分夺秒去忙活。

其余人等也都被康熙挥退,偌大殿内只剩下康熙胤礽父子两个。胤礽哭,撩起袍子又跪下:“汗阿玛,儿子错了。儿子……”

康熙忙把人抱住:“说好了过往种种不需提,你这孩子怎么又翻旧账?”

胤礽脸红成猪肝色:“儿子,儿子只觉得自已蠢,还没有八弟通透。也小瞧了您的豁达,轻觑了咱们父子之间的感情。一步错,步步错才……”

“那照这么说,朕也得自打五十大板。”

“可……”

“好了,过去,哦不,还没发生的事儿,咱们当个借鉴,防止自已也在那个坑里摔倒就是。没必要为了未经之事、未犯之过而苛责自已,反而被分了心神、束缚了手脚。”

“你可是阿玛一手带大的太子,精心教养三十余载,承载了阿玛全部的希望。比起认错,阿玛更盼着你能惩前毖后,抓住这天赐良机,趁机做出一番大成就来。”

这殷切包容又期待的眼神,原就对自幼丧母,对皇父格外期待的胤礽极有杀伤力。

更何况康熙还说相信他呢?

胤礽激动得连连点头,差点把脖子点折:“汗阿玛放心,儿子定当竭尽全力。”

这才对嘛,这才是一国太子该有的气度。

一整天糟心下来,康熙终于有了些许欣慰。接着父子俩就就朝鲜、倭国等问题促膝长谈。

且约定了无论如何,都不许任何人再轻易打断胤祄心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