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种操作的时候,胤祄都惊呆了:[不但不撒泼耍赖,还主动给利息?哎哟,这跟历史上的国库清欠不一样啊!跟我想的也不一样。]

被派来协助的八九十跟保泰:也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胤禛轻笑,他就说杀猴儆鸡很有用。

这不,大家为了不步老十、老十二的后尘,一个个都很努力。

盛况自然空前。

这才几天?

泛京城上下,只要不是囊中特别羞涩,只能硬撑的。都主动还钱,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给了利息。

至于那些个实在穷苦拿不出钱的?

胤禛也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把欠钱人的收入、支出,为何欠银,又借了多少,平时为官如何等,都一一记录清楚。

赶着早朝时呈了上去,并提议用那些额外的利息给这些有实际困难欠款人减免。

康熙细瞧了瞧:“内容详实,提议也合理,诸卿以为呢?”

[我觉得极好!肝帝就是肝帝,不但把账要的利利索索,还等于给这些欠债官员来了个摸底检查。超负荷完成任务,就怕漏掉哪条蛀虫。]

[不但反贪专业,还记得法理不外人情。啧,身为皇帝四哥哪里都好,就是养孩子上有些差强人意,不如康熙爸爸多矣。]

胤禛:……

原本还挺开心,但一听这话就想到乾隆,想到乾隆就想到大清只有十二帝。

神州陆沉,百年耻辱。

瞬间就什么好心情都没了,只想回去怎么给弘时加码。

那句宁可绝户,也绝不让那臭小子长歪了,祸害大清江山绝不是敷衍之语。

他努力,胤礽也没闲着。

这不,一片对此次读作调查,写作清欠活动的赞扬声中。皇太子就郑重开口:“启禀汗阿玛,儿子觉得四弟所虑虽颇周详,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不把根本问题解决了,官员生活还会无以为继,还会往国库举债。犹如一个恶性循环,反反复复无休止。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官员,尤其是底层官员的俸禄。”

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