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水师舰队出海后迅速调整队形。

鸟船冲在最前面。

鸟船船头十分尖锐,远处看与鸟儿的嘴十分相似,体积相对小,吃水浅,可以在风浪中平稳航行。

主要用于侦查以及战后打捞落水的战利品和尸首。

龙骨炮船和福船在中间。

哨船分列左右警戒,冬船跟在最后面航行。

在东南季风的帮助下,舰队航行速度非常快。

早晨出发,午后就抵达了百里外的隍城岛。

隍城岛位于山东登州和辽东旅顺中间,分为南隍城和北隍城两个岛。

明军当年在此驻军,把这里当成跳板收复辽南。

松锦之战后,明军兵力吃紧,战略性的放弃了城隍岛。

袁枢手拿千里眼向岛上看了看,没有发现近期活动的痕迹,于是挥舞令旗指挥小股部队登岛检查。

鸟船上的明军水师官兵操控着战船来到岸边,拿起武器登岛巡视。

巡视一圈后用旗语告诉袁枢:没人,一切正常。

袁枢用旗语告诉各舰船,抛锚休整,想生火的可以去岛上生火。

士兵们非常高兴,轮番去岛上生火游玩。

随着时间推移,海面被黑暗笼罩。

次日黎明,明军水师早早地吃完饭拔锚起航。

晌午时分。

大明水师舰队抵达旅顺南边的海面上。

袁枢拿起千里眼,隐约能看到海岸的轮廓。

“大人有什么计划?”座船(旗舰)上,水师总兵黄蜚询问袁枢。

袁枢一脸严肃:“黄总兵说说你的想法。”

“属下以为应该派小船前去诱敌,敌人追击时再派大船支援,将他们反杀在海面上。”

袁枢缓缓摇头:“建奴不是傻子,看到我军小船的影子后必定会联想到后方藏有大船。他们最多派几艘小船追击,大部队不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