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郑成功的质问,施福先是拱了下手然后恭敬地回答道:“昨天有两支明军发生了海战。我和施琅决定分兵。”

“在侦查途中遭遇伪装成明军的建奴,卑职和他们打了一仗,互有伤亡。”

哎?

听完施福的回答后,郑成功挠了下后脑勺。

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可是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劲。

就很别扭!

看着一脸茫然的郑成功,施福松了口气。

郑成功果然陷入了他的思路陷阱。

他的思路是陈述事实,然后所有话只说半句。

话里携带的信息越少,郑成功找破绽的几率就越小。

昨天有真假两支明军在海面上开战。

郑成功是真明军,尚可喜是假明军。

施琅对郑成功说他们不知道谁真谁假,所以决定分兵查证真伪。

实际上。

他们分兵的目的不是查出真假明军,而是一前一后堵截郑成功,打击大明商船。

施福不知道施琅对郑成功说了什么。

所以他第一句就说出了昨天有两支明军发生海战之事。

这是事实,郑成功找不出问题。

第二句话说的是他和施琅决定分兵(去堵截郑成功)。

由于只说了半句话,所以郑成功会下意识地用施琅说过的话脑补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