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湖州,燕州一带土壤肥沃,近十年来粮食产量都在其他地方之上,是大云粮税的主要来源地。

“是,微臣会命人办好此事。”工部尚书拱手道。

御书房内沉寂须臾,几个大臣面面相觑,似是有话要说但又说不出口。

“诸位都是朕的前辈,是大云的功臣,有话但说无妨,无需顾忌。”看破他们的叶景琰开口,眼神示意刘泉给几个人换壶热茶。

御书房内的六人分别是闻太傅,工部尚书罗言中,中书侍郎卢游北,兵部侍郎吴毅,尚书左丞李焕,尚书右丞曲白。

谈事说了一个时辰,一开始上的茶水都凉了。

“陛下,想要增加国税收入,您不如把目光放在丹城新郑一带试试。”闻太傅开口。

他是叶景琰的老师,有些话别的大臣不能说,他来说。

“丹城,新郑,广陵。这三处自划归祁安王的封地后就一直减半征税,这些年了,是不是也该和旁处一样征税,不然其他地域的百姓恐有怨言啊。”

叶景琰沉默,丹城三处减半征税是母后定下的,因为叶景欢走马上任第一年写折子说当地百姓生活困苦,希望他能减少两成的税收,母后直接敲板定案减去五成,为期两年。

后来丹城遭旱,叶景欢又上书增加一年。

“陛下,这是臣从户部抄来的。”工部尚书罗言中呈上一本册子。

户部尚书魏德义是太后的人,他好不容易才得来这些东西。

刘泉上前接过,送到叶景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