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宅子是常诗文家的老宅,街坊邻居都了解常家的情况。

闺女失散十几年,现在回来了,本该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偏偏又摊上毕石这个无赖。

常家老两口为人老实,在东郊这个村子口碑不错。

按理说,街坊邻居肯定是向着常家人说话的。

可是,这个毕石不是一般人,他背后的毕家乃是凤城十分显赫的家族。

昔日凤海堂还在的时候,拓跋家族与凤海堂平分秋色,是凤城地头上的两片乌云,遮住了所有家族的锋芒。

随着凤海堂被灭,屠龙社便替代了凤海堂。

但是,不论是凤海堂和拓跋家族平分秋色,还是屠龙社与拓跋家族平分一城。

凤城民众都不得不承认毕家是排在第三位的显赫家族。

究其原因,毕家背后站着的是燕京的大家族。

巧的是,毕家是燕京陈家的旁支家族。

燕京陈家有三个旁支家族,陆星宇是知情的。

楚原市的杨家已经追随陆星宇,剩下的陈家两个旁支家族,其中一个就是河州凤城的毕家。

有燕京十王这种大家族庇佑,毕家的实力有目共睹,虽屈居于拓跋家族以及屠龙社,但在凤城地头上,依旧是无数人仰慕的存在。

正因为这样,街坊邻居才敢怒不敢言。

更让街坊邻居为之愤慨的是,常家自己人都十分的偏袒毕家。

尤其是常诗文的大伯。

常诗文的大伯一家就住在这个村子,一条巷子,隔的并不远。

相比较常诗文家的破旧民房,常诗文的大伯家却住着二层小洋楼。

可是,常诗文的大伯之所以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就是靠着巴结毕家获得的财富。

随着毕石这一吆喝,这条巷子的所有邻居都挤到了常家的小院里面。

常诗文的大伯也来了,他挺着一个啤酒肚挤了进来。

“石头来了,怎么还吵起来了?你们小两口有什么说不开的,别吵别吵,大伯给你做主!”常大山跟毕石打着招呼,从兜里掏出香烟孝敬毕石。

他喊毕石的小名石头,一副拉关系套近乎的样子,甚至还一脸谄媚的帮毕石把香烟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