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琼恩和哈利,更是差点直接嗤笑出声,刻薄一些的哈利在琼恩耳边说,“你还记得第一版维尔玛吗?现在就是重现。”

琼恩会意地点了点头,“但这一次占有绝对优势的是维尔玛。”

之前在音乐剧中,黛德丽扮演的维尔玛在珍妮弗的洛克希跟前简直毫无风采,完全无法形成抗衡。而电影中虽然两个女主角的演技都不错,但凯瑟琳在外貌上的确完全碾压了蕾妮。

不 论如何,影片还在继续,精彩的表演和歌舞,让大部分观众都能尽情投入其中,并在心中不断地感慨——歌舞剧的复兴时代要到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往往能带动一波 风潮,如果说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红磨坊》是开端的话,那么《芝加哥》无疑就是高.潮,这部歌舞片的娱乐型、歌舞观赏性以及各演员的演技,乃至服装、道 具、场景等等,无一不是精致华美,非常禁得起推敲。观众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就被带进了戏里,随着剧本的安排而情绪起伏,对于多段歌舞都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的感觉。

“嗯,删掉了女记者的独唱。”布兰特雷很快也有意识地忽略了洛克希的平庸外貌,用‘她很漂亮’说服自己入戏,现在他一边 看,一边以评论家的身份在组织思路,“罗伯的改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样改节奏更紧凑,当然有个遗憾就是,除了理查德以外,凯瑟琳和蕾妮都没有拿到和音乐剧 时长一样的歌舞,对于歌舞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大的缺憾。”

此时,剧情已经进展到了洛克希的成名,以及她本人的独舞《Roxy》。不 论是布兰特雷还是琼恩,都感兴趣地坐直了身子——在之前的两个唱段,《Funny Honey》和理查德的独唱《We Both Touched the Gun》,蕾妮和珍妮弗的演法几乎都截然不同,由于音乐剧和电影形式上的不一样,也很难说到底谁的演技较强,当然,蕾妮的表演少了几分气势,但在电影镜头 艺术的修饰下,她的表演也可以说是独具风味,起码把洛克希性格的几个层次也表现得很清楚,几个微表情和小动作,也是可圈可点。而这正是音乐剧的洛克希所缺 乏的表现空间——观众只能从一个泛泛的印象去描绘她的表演,但很难具体评述她演得好在哪里。

随着洛克希的独白,音乐渐渐地响亮了 起来,全黑的空间里,只有洛克希和她的镜子、灯光,略带迷幻的氛围中,蕾妮唱出了属于她的《Roxy》,她对着镜子款款扭摆身躯,半带了神经质地描绘着她 的妄想。这一整首独唱表现得无懈可击,不论是导演罗伯、影评人罗杰还是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都看得暗自点头。

布兰特雷也无法挑出蕾妮的毛病,但他肯定,自己绝没有看珍妮弗演出时的兴奋,蕾妮的表演挑不出毛病,只是……只是……

“珍妮弗的《Roxy》更好。”帕特里又靠了过来低声嘟囔,语气相当肯定,甚至可以说是一语双关。

布兰特雷张开嘴,又闭上,过了一会,他低声说。“嗯。”

#

洛 克希成名了,膨胀了,维尔玛慌张了,绝望的她贡献出了一段艺术生涯的高峰歌舞,《I Can’t Do it Alone》,她的表现让在场观众全都感到震撼,当表演结束以后,罗杰一边看过场,一边心不在焉地思忖,“听说她为了不被人议论是替身代跳,直接剪短了头 发,凯瑟琳的进取心让人震撼,当然,她的美貌也是一样。”

夜深了,洛克希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躺在监狱的硬床上写起了日记,而芝加哥还有许多不眠者,正享受着比硬床要高级得多的夜生活。在纸醉金迷、堆满了上等食物的俱乐部里,律师比利挂了电话,带着笑容对女伴们叙述起了城里刚发生的一场三重凶杀案。

“那是个女继承人,你知道,菠萝、梨子……反正都是些热带水果,她住在城里北角的一处公寓……”

伴随着他的叙述,场景切换到了豪华的公寓门厅,一个金发女子穿着豪华的裘皮大衣,从门口快步走了进来。她的神色有一丝疲倦,一望即知,肯定是刚从宴会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