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很怀疑没有尾巴的自己可以学会多少猫语就是了。

所以现在摆在眼前的只有四条路。

第一条,不学猫语,也不教小二黑人话,两个人继续用直觉和意念沟通。

结论:这条路可能走不通,因为简宁深刻怀疑小二黑有没有所谓的直觉和意念这玩意儿。

第二条,小二黑学人话,简宁不学猫语。

简宁还是觉得这样有点太自私了,而且效率也低了一些。

第三条,小二黑不学人话,简宁学猫语。

这条路看似是最有效率的办法,但是问题还是在。

简宁可以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小二黑呢?如果不会猫语,她怎么告诉小二黑自己希望学猫语?

而且,猫族的语言有进化到能互相教授的程度吗?简宁感到很怀疑。

比如说圆叶树和长叶树,简宁觉得小二黑就没有办法很完美的把“圆叶树用处多,长叶树用处少”这句话表达出来。

所以此路还是不通。

第四条,小二黑学人话,简宁学猫语。

虽然说这会是相当复杂并且(可以预期得到)一定很让人挫败的教学路,但简宁觉得眼前剩下的也就只有这条路了。

她没有打算教会小二黑很复杂的语言,顶多只是一些常用的单字就好。

同理,她也只需要学一些常用的猫语单词就好。

比如说表示肯定的喵喵声,表示疑问的呜呜声什么的,她能保持听得懂,然后关键时刻可以说出来就差不多了。

话说回来,简宁整理了一下才发现,她也会蛮多猫语单词的了,比如说喵喵、呜呜和呼噜呼噜、咪呜咪呜什么的。

……怎么听起来一脸的弱智啊……她在心里默默地吐槽着自己。

不过是在学猫叫而已……还当成单词了,从前在地球上的时候也会和家猫这样你一声我一声地叫来玩啊!

但是她觉得猫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声音串联起来的。

小二黑在几次大飚猫语的时候,出现过很多肢体语言和声调的变化。

她觉得猫语现在大致相当于还在发展期的语言,需要肢体的配合,说不定几千年后,在发展出文字后就会有所不同,会更文雅也更方便传播。因为猫叫声就几种,而且很多细微差别是取决于嗓子的不同,但是她已经研究过小二黑的发声器官,小二黑可以说人话,说明它的发声器官是可以胜任多音节的发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