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差别对待的开口已经让身边的导演和编剧注意到了。

试镜了那么多人,这是于澄第一次开口。

他们也开始注意面前这个看上去除了身高外并不怎么出挑的青年。

于澄用了“是申屠修”而不是“叫申屠修”,一字之差却天差地别。几乎确定面前这个有点普通的男孩是将来那个在华人演艺圈里跺跺脚都能地震的男人,申屠修这个名字重名并不多,更何况虽然那五官还嫌青涩,也没有后来历练而成的气质,但模样和前世电影中的区别并不太大。

于澄来自百年后,他看过很多经典影视,不分国内外,其中国际影帝级别的作品更是重复看了好几遍,这当中就包括这位多次获得梅斯奖影帝封号的申屠修。

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男人,申屠修成名很晚,他甚至在30岁以前被各种面试拒绝了高达200多次,演艺圈这样的现象太稀疏平常了,这里不缺帅哥美男,同样不缺演技好的,像申屠修这样的条件一抓一大把。

直到30岁那年申屠修用所有积蓄破釜沉舟自编自导自演自费出品了电影《渔人》男主角后,一炮而红,那以后他大大小小参演了近70部电影,最后是在片场拍摄途中卒于心肌梗塞。

是于澄最敬佩的演员之一。

在于澄前世,这位名人已经过世几十年,但影迷从未忘记过这位代表一个时代的男人。

现在能亲眼见到他,于澄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荣幸。

于澄到底活了两世,很快控制好了情绪,没有人察觉到他高亢的情绪。

曾经历史的轨迹上这位大影帝肯定没被《卢川》剧组看中,或许这只是申屠修失败的经历之一,现在还年轻的他和以后的他判若两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经验阅历、气度容貌都能影响整体给人的感觉,现在的申屠修换做任何一个导演可能都不会在意,被刷下来才是理所应当,太普通了,比他优秀的人比比皆是。

于澄很重视第一部电影,也不想因为他是投资人的关系硬塞人给卜乐,但他想多给自家还稚嫩的偶像多一点机会,他相信申屠修以后能那么成功,那一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有些人天生就是演戏的料。

不会因时间前后而改变。

在和几个人搭档饰演了一个短剧后,反应平平。

申屠修本也没抱多大希望,他不像其他学生参加话剧社有足够镜头感,在演戏方面实战经验也少,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文化课和打工上,在听到那句“回去等通知”的话没丝毫意外,肯定没戏。

最终也没好意思拿出签名本递给于澄,表现成这样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偶像了。

因为是最后一批人,当于澄叫住他时他还受宠若惊了半响。私底下递给他一个场景剧本让他回去好好琢磨,到时候再来找导演。

在申屠修怔忡的空挡,于澄又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

到于澄跟随其他工作人员离开,申屠修都还站在原地。

眼底却有些湿润,他一定不能让于澄失望。

失去了这个机会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有下一个机会了!

申屠修取消了所有打工,没日没夜的在寝室里琢磨着这个角色。

有时候魔怔的时候神神叨叨的,简直像是疯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