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虽然和大老爷不卯,但毕竟多年同僚,刘家的太太奶奶,几个小娘子也都是见过的。

只是一招行错,如今就从云端跌到泥里,如果刘徵被议定了要株连的大罪,更是转眼就成了罪属……

谁没有一点感慨?

或许就是借着这一点感慨,大太太唏嘘了一阵,又透露了大老爷眼下面临的困局。

“皇后是借了太子长史郑长春的名字写了三封信来,要咱们以运粮的大功出面,挑头再请太子出阁。”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恍然大悟。

这才是大老爷最烦心的事吧?

也难怪秦帝师都要亲身写信来做说客了。

这几年来大老爷一直挺着不肯在夺嫡之争中站队,家里人也都是清楚的。

可现在得罪了皇长子,又间接帮了太子一把,皇后就想乘势把这个封疆大吏招安进麾下了。

刘徵案既然开审,肯定是要议定一个罪名出来的,他既然有罪,擒他的大老爷也就有功了,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怕又要水涨船高。

这时候他再出面为太子说话……恐怕就算是皇上,都不得不给大老爷与平国公这个面子!

五娘子就寻思着问大太太,“父亲又是怎么想的?”

大太太反问五娘子,“你又是怎么想的?”

五娘子一愕。

七娘子却是心中有数:以五娘子的身份,将来是肯定要嫁进权贵之家,做当家少奶奶的。

眼看着就要十三岁了,怎么都要开始教她这些事了。

“女儿想着……”五娘子似乎也明白了过来,咬着唇就慢慢地分析,“父亲如果要站到太子这边,早几年就表态了,恐怕……是一直担心被皇上猜忌吧?”

大太太眼中闪过了一丝喜悦,却没有说话。

五娘子又哪里会捕捉不到大太太的这一点情绪?

当下也是越说越自信,“眼下又才立了大功,于情于理,皇上都不好不赏,但我们却也要更谨慎起来,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反而失了圣心。”

大太太不禁轻声喝彩,“倒没想到小五在这上头很有几分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