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有深度的话题,登基大典以后,不久就是新年,势必将迎来改元,人事上肯定也要有一番新的变动。身为幕后的掌权者,三家势必不能保持沉默。只是现在,几家都有了新的政治诉求,还要好生协商,务必协调共赢才好——现在天下未稳,根本还没到窝里斗的时候呢。

几人商讨了一番,初步定了几个可能的人选,还要继续和桂家商量。因时间已晚,又随口说了些闲话,杨七娘便道,“今日就到这里吧。”

蕙娘也道,“不如一起去上一炷香,过几日登基大典诸事完毕以后,再到冲粹园相聚。”

杨七娘面上掠过一丝阴影,没搭理蕙娘的话茬,反而提起,“静宜园那面,也不知收拾得如何了。”

疯子,是不适合在喜庆的大典上出现的,这几个月比较轰动的大事,就是三皇子就藩贵州,宁太妃也跟着一起去了。至于牛太妃,现在还被安置在静宜园里,内阁也算是一以贯之了,索性又把她表哥卫麒山调去看着她。

蕙娘被她这样一说,也觉得香山有点晦气,转而道,“或者到我们家里也是一样的……”

说着,两人步出院子,在权仲白的伴护下,进大雄宝殿参拜烧香,杨七娘先拜完出去,等蕙娘也拜完了,出去寻到她时,她却仍未走动,而是站在殿外台阶上,遥望着大报国寺外的宫墙一角,久久都未曾说话。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皇城内巍峨的宫殿,几乎是连绵成山峦,在青灰色天空下透着一股难言的压抑,蕙娘本要说话,顺着杨七娘的眼神看去时,不禁也看得痴了。好半晌,方才轻声道,“该走了。”

“后日就是登基大典了。”杨七娘轻声说,“你可曾想过,真能走到这么一步?”

蕙娘回思前尘,亦是感慨万千,她发自肺腑地道,“真是盲人起瞎马,夜半临深池,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日,我自己都是糊涂得很。现在我终是明白,为什么历代雄主均都尊崇宗教,今天这一日,又岂只是我等权谋之功?”

是啊,虚无缥缈的运气,似乎主宰着每个人的一生,今日的局面,何曾在任何一人算中?杨七娘深吸了一口气,近乎自语,“走到这一步,对将来,心里有底吗?”

“若是从前,也许还算是有底。”蕙娘沉吟片刻,亦老实道,“从前,这天下终究是很小的。四海之内,无非就是这些国度,无非就是这些距离……”

“是啊,蒸汽机出来了,织布机出来了,改良火炮出来了……”杨七娘望着天边,呢喃道,“千年未有的变局,已经拉开了帷幕,未来究竟会是如何,这大秦的下一步,又会踏在怎样的一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