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子的名义,判处他们诛灭三族之刑,连同这群人的党羽一起,全部被刘备清洗干净。

十常侍为首的不合作宦官群体自此离开历史的舞台。

当然了,这也是时代的必然,甚至于对这帮阉人进行处置的时候,还有人暗暗叫好,看到这群人倒霉,比自己升官发财还要兴奋。

没办法,处置宦官,是永远的政治正确。

除了张让和赵忠,其他一度叱诧风云的大宦官,都成为了刘备的天子经验包。

然后是董重。

因为董重也在这件事情之中参与进去了,居心不良,过于罪恶,于是刘备宣布罢黜董重的一切职位、爵位,没收全部家产,撤销全部的护卫、奴仆。

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将终生被禁锢在雒阳城首阳山脚下的别院里,只能在别院里生活,永远也不能离开,那里,将永远有人看管,那就是他们的家族监狱。

到这一步,有些人觉得自己看清了一些东西。

董重的结局,应该就是刘备和董老太太之间达成了一些协议的结果。

董重是董老太太的侄子,又是小天子刘协的舅父,这个情况下杀掉他,未免太不尊重将要禅位的前皇室。

所以,刘备做了妥协,保留他们一家子的命,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而且那个被典韦杀死的董重的儿子,也不会有人提起。

他这其实也和死了没啥区别,一辈子不能离开一间别院,看起来生活水准也会非常低下,董老太太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接济一二,要是董老太太没了,董重又能坚持多久呢?

没人敢说。

最后,是对这帮人的党羽的处置决定。

古文学派保守派,宦官集团,还有外戚董重。

这三方面势力的党羽,将全部被视作朝廷的叛逆集团予以处置,在外当官的,执掌权力的,将全部被锁定,然后展开调查。

没有犯罪的,罢黜官职,回家养老,自此不可以再出仕,但也不另外进行什么惩戒。

有犯罪事实的,就要从严从重惩处,休想落到好处,要把这些年得到的好处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榨干为止,绝不姑息。

而负责执行这一任务的,则是中书台、御史台以及军队。

这三方面将组成联合清算团队,对这群胆大包天的罪人的党羽展开全面清算,一如当年对今文学派及其党羽展开清算的时候一样。

因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了当时的经验,这一波清算也算是有的放矢,其他人也对清算的结果多少有些预期。

而军队加入进来,则预示着地方上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状况,但是因为军区制度已经落实下去,五支正规军已经在五个军区成功驻防,如果会出现什么反叛事件,各个军区的负责人有自主行动的权力。

哪怕朝廷派去的清算队伍没有及时赶到,各大军区的负责人也有权力把那些造反作乱的家伙全部收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