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头实则已有些许感应,但听到姜幼文答话,还是不免一顿,姜幼文道,“这就是东南雄关玄珠白玉关了,别看这段关墙是红色,但除此以外,万里关墙都是纯白如玉。这里也是东南诸国抵御瘴气兽潮的最前线,往里走则人烟稠密,有不少城池国度,并无盛宗庇佑。我们要去东南找九幽谷,必然要翻越白玉关的。”

又道,“这里的关墙,大概便是因为太多妖兽被杀死在这里,因此被鲜血染红。”

阮慈默然良久,方才道,“不是这样的……走罢,来都来了,我们进去看看。”

姜幼文显然不知上清往事,莫名其妙,“不是这样吗?可我上回来的时候,他们本地修士就是这样说的。”

说来,那已是两千年前的事了,阮慈道,“你上回来时,应当还是筑基修为罢,交往的也是散修,是么?”

姜幼文道,“这倒是的。”

他也乖觉,见阮慈神色不太对,便不再细问,两人一前一后,不过是半日功夫,便飞到关口,往近了一瞧,那白玉关更是雄伟,此时并非战时,关外兽潮只有零星,但关墙上依然散发着清蒙蒙的灵炁,至少有金丹级数,关外则是不少凡人排队入关,修士也自有一条队伍,凡是入内,均要验看身份,留下灵机,为的便是防范一些狡诈兽类乔装打扮,潜入城中制造混乱。

阮慈道,“难得来此,无谓坏了本地的规矩。”

便和姜幼文一道从云头落下,循规蹈矩,依序入城,这里对身份查验得并不严格,只需要登记姓氏、门派,再留下灵机便可。阮慈留的便是上清门,姜幼文自然有许多假身份,也不消多提。

在这数千丈的门洞中缓缓通行,身旁是逶迤前行的凡人商队,耳听得驼铃阵阵,闻着此地特产的牛驼兽那特有的草腥味,阮慈只觉得此处城池,格外有一种特殊的风情,姜幼文不失时机,为她介绍玄珠白玉关的种种境况,道,“因为兽潮的缘故,从这里往外,只有一条商路,因此此城繁盛无比,而且依托这座千年雄关,也繁衍出不少商队,这些凡人商队专做白玉关往北的生意。那里有一些凡人城池,也是白玉关往外洒出的哨探,一旦遇到兽潮,便可回来求援,白玉关也就知晓兽潮又要成型了。”

阮慈点头道,“其实阵法也能办到,不过……那要盛宗主持,一般的茂宗,难以维持这样大的阵法。”

姜幼文道,“以白玉关的防线来说,一般的盛宗恐怕也很难办到,非得要擎天三柱不可。凡人做事虽然繁琐,不如修士便利,譬如这些商队,携带的物资其实修士一个乾坤袋便能办到。但他们耐性足,数目也多,可以逐个城池拜访不说,也足够联络这许多城池,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修士想要有所进境,时间永远没有这么固定的。”

阮慈其实有些不以为然,其实筑基修士颇为易得,而且已是远远超出凡人,一队筑基修士足以取代万名凡人都不是笑谈,她突然想道,“其实对于本方宇宙的修行来说,凡人除了给修士提供土壤之外,完全没有其余作用。尤其在琅嬛周天,根本是修士的附庸。细思之下,也很难找出他们的用处,一个族群倘若无用,便自然而然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会否便是本方宇宙不可逾越的藩篱?在阴阳五行道祖开辟的宇宙中,凡人和修士的力量过于悬殊,这是一个修士的宇宙,却并不是凡人的宇宙。”

这想法对她来说似乎还过于遥远,冥冥中似乎有些感应回馈,但却难以捕捉分明。阮慈还要细想时,两人已走出了那长长的城门甬道,踏入热闹长街之中,姜幼文笑道,“和所有市集一样,这条路自然也是白玉关中最繁盛热闹的地方了……慈师姐?”

他扭过头去,却见到阮慈踱步走向城墙一旁,那处聚集了许多乞丐,向凡人商队乞讨,见修士来了,连忙四散开来,满是畏惧,唯有几个残疾乞丐,动也动不得,只能抬头望着阮慈,目光中全是惶恐。

阮慈轻轻一挥,将他们送往一旁,只留下一名天然有半边身子萎缩为幼童的乞丐,在他身边蹲了下来,叹道,“原来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