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看了王凤一眼,说道:“即便要撤兵,也不能是现在。”

王凤急切地问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王常暗叹口气,说道:“刘将军还在阳关,我们要撤兵,也得等到刘将军率军退回昆阳,然后再撤走!”

“对、对、对!”王凤现在都已经急糊涂了,把刘秀这一茬都忘到脑后。他急声说道:“我现在就修书,让文叔弃守阳关,赶快退兵回昆阳!”

王常点了点头,就目前的事态来看,也只能这样了。

由于双方的兵力太过于悬殊,王常也不认为己方在颍川,有和四十多万莽军一战的资本。

不过,让王常就这么撤走,他又实在不甘心,所以先暂时拿刘秀还在阳关这件事,稳住王凤。

四十多万莽军进入大张旗鼓的进入颍川,欲与汉军决一死战,这么大的事,赤眉军方面自然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和汉军这边的反应截然相反,听闻此事后,赤眉军的首领,自封三老的樊崇可是喜出望外,认为己方的机会来了。

四十多万莽军,那可以说是王莽的全部家当,这个时候,己方若趁虚而入,直取长安,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樊崇打算亲自领兵,西进先去洛阳,再取长安。不过,有一人及时拦住了他,陌鄢。

陌鄢在南阳,曾和刘秀有过一面之缘,可惜在他看来,刘秀太缺乏野心,也太没有大志,非他所愿辅佐的对象。

离开南阳后,他辗转到了濮阳,在濮阳这里,陌鄢与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结识。

樊崇非常赏识陌鄢的才华,而陌鄢也很欣赏樊崇的雄心勃勃、杀伐果断,两人倒是一见如故,一拍即可。打这之后,陌鄢便留在赤眉,成为赤眉军的头号军师。

听闻樊崇又要打洛阳,又要打长安,陌鄢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见状,樊崇兴奋地问道:“公子也认为我军当趁机出兵?”

陌鄢乐呵呵地反问道:“主公认为,我军目前之实力,能否抵挡得住这四十多万的莽军?”

“这……”目前,赤眉军的兵力已然不少,快发展到三十万,不过这近三十万的大军当中,真正的可战之兵,也就十来万人,其余的那些,大多都是生活不下去的流民,很多人都饿得骨瘦如柴,别去让他们上战场打仗,即便是让他们走点远路都困难。

樊崇能领导赤眉军,壮大到如今这般地步,自然不是无能之辈。他仔细琢磨了一下,缓缓摇头,说道:“我方也不是四十多万莽军的对手啊!”

陌鄢继续笑问道:“既然主公明知我方目前还不是莽军的对手,又为何要把这股祸水往自己身上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