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男子点了点头,利索的上了三轮车,又指了指三轮后斗的边帮说道:“你坐那儿,我带你走!”

杨靖有心说“不用”,可转念一想,这位摊主已经把东西都拾掇到三轮车上了,而且上面还盖了一块已经脏兮兮的大白布做掩饰,人家直接骑着三轮走估计没有人会注意,可要是自己跟在后面小跑,那关注的人必然就多了。

想了想,杨靖一屁股就做到了三轮车的边帮上,那中年男子也不含糊,腿上一发力,三轮车顿时就快速的启动了起来。

哪怕拉着杨靖这一百四十多斤,三轮车依然跑的很快。

待到三轮车拐了一个弯离开了朝天宫西街,那位蹬三轮的中年男子这才扭头问道:“兄弟,你是哪儿的?我听你这口音不像是金陵当地人啊。”

杨靖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大哥,我是南边江宁县的,不过我父亲当年当兵出去就一直没回来,我也一直在北方鲁省生活,这不我外祖父过七十大寿,我和我妈就一块回来给我外祖父拜寿。”

“噢,我说呢,怪不得你的口音中带有一丝鲁省的味道。”顿了顿,那中年男子笑道:“说来咱俩正好有点相反,我妈娘家就是鲁省的,六零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家里吃不上饭了,连我爹都饿死了,我妈就领着我和我妹妹逃难来到这边,后来我妈又嫁给了我现在的这个父亲,我就留在了这边。哎,这一晃都二十多年了,我当年跟着我妈来这边的时候才十来岁……”

杨靖这才明白,原来这个看起来都有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现在竟然才三十多岁。

杨靖也是不禁有些感慨,这个年代果然无法和后世相比。后世那是四十岁的男人看起来像三十的,现在正好反过来……

这个年代,生活的压力太大了!

这位大哥似乎挺愿意和人聊天,说了刚才那番话之后这才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问道:“刚才光顾着说话了,还没请教大兄弟贵姓啊?”

“噢。免贵字,我姓杨,杨树的杨。大哥你呢?”

“我姓赵,这是跟着我继父的姓。原本我是姓郭的,可是三年灾荒的时候,一家子人除了我妈还有我和我妹妹,全都饿死了,于是我妈改嫁之后,我就跟着我继父的姓了。”

说着,他又耸了耸肩膀,咒骂了一句“这该死的老天爷!”

两个人说着话,这位赵大哥就拉着杨靖在小胡同里七转八转,把杨靖都快转蒙了,这才在一家院子跟前停了下来。

这就是八十年代初期金陵很普通的一所小院子,这位赵大哥下了车,打开了院门,就直接把三轮推了进去。一进门还大声地喊道:“妈,来客人了。”

随着这一嗓子,屋门的纱门被推开了,一个看起来快六十岁的老妇人从里面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