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也不会忘记金曼曼这样漂亮的女孩,不管她做什么打扮,汤老师惊喜地叫了起来,赶紧站起身迎出来,“现在真是个大姑娘了!”

所有久别重逢的熟稔长辈大概都会说这句话,一边说一边将你上下打量,把所有细节都尽收眼底,随后发出感慨的‘啧啧啧’,“什么时候回来的?住哪里?”

“下午刚到,小单顺风车载我回来的,住在酒店里。”金曼曼说了个酒店名字,“回来祭拜一下爸妈,看望一下您,过几天就回去了。”

“回去干嘛?!”汤老师立刻说,“到我家来过年啊,过完年再走——是不是在S市谈朋友了?等你一起回去过年?”

“那倒没有。”过年是一家人团圆的时间,受帮助的学生那么多,个个都去吃饭,汤老师家里人怎么没意见?金曼曼高一的时候去过一次,汤老师家不大,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拥挤,那时候是她不懂事,去了一次,金曼曼从汤老师家里人的表现中明白,汤老师是个好人,好老师,但或许好人的家里人总有些不同看法,第二第三年,她宁可去亲戚家吃。

金曼曼笑着推拒,“就是工作太忙了,过年那会可能也有事,确实走不开。”

“好吧,”汤老师不怎么勉强别人,她又热情地问起金曼曼在S市的事情,“你平时也不找我聊天,也不发朋友圈,要不是小单老和我说说你的事,我都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

“他都告我什么黑状呢?!”

她们平时的联系的确不多,因为汤老师忙得没有多少空去闲聊,她是优秀教师,还兼了级别不低的行政工作,平时又关心贫困生,常年负责县里底下几个山村的支援慈善工作,也有排解心理焦虑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有事说事’,微信消息当信来写,一条几百字家常便饭。

金曼曼觉得单修谨也是有些社牛在身上的,至少她就做不到和汤老师聊闲篇,见了面谈几句,反而感觉从未生疏,很多话在汤老师面前反而没什么好说的,“工作挺忙的,主要是做奢侈品中介和装修监理……”

“上次小单还说,陪你去出差得了肠胃炎?”

“对,是工作室的股东那边有事让我去帮忙——股东是我同寝的同学,还有点暗恋小单呢。”

“真的啊?”

汤老师也爱听八卦,实际上,和她相处的负担感并不强,她不是要求别人和自己做得一样好的人,金曼曼没有飞快恋爱结婚,而是在S市站稳脚跟,对汤老师来说似乎已经是超出了原本的期望,她对金曼曼的工作内容倒没有盘问很多,只说,“大城市的人就是不一样,奢侈品中介——我们想都没想过,这也可以成为一种职业。”

Buyer的概念相信她就更不能理解了,汤老师办公桌上放了几张打开的宣传单,金曼曼瞄了一眼,是她熟悉的东西——她们这个县是贫困县,留守儿童特别多,县城都有很多失学儿童,有些是自己无心向学,有些是经济条件的确不允许,家里弟妹一大堆,小孩子十四五岁就要进厂做工,或者在家帮忙了,高中学杂费一年要六七百,住宿费、补课费,算下来一年要三四千块钱,对这种家庭是不小的负担。

金曼曼以前也是差点读不起书的一份子,汤老师就是这样给她找资助的,县里的补贴用完了,那就联系县里的企业,企业每年的免税额度用完了,就托她在外地的朋友、同事,联系各种公益机构,把情况汇总成信件寄过去,看看能不能得到一点帮助。

这几年,慈善平台发展得很快,她也与时俱进,经常忙于做材料,把孩子们的信息各种慈善平台到处贴,定向培养有没有?资助学杂费有没有?学杂费找到了,生活费能不能想办法再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