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你有什么办法吗?”

蒋英沉默了半晌,才道:“俺,俺觉得咱们应该先活下来。那些主张可以收起来,当务之急,是找个落脚的地方,先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这几句话提醒了汤和和刘伯温,他们满怀希望前来,谁不想立刻建功立业!

可问题是这里是苗部,不是淮西,环境不同,人文也不同,根本不具备顷刻之间,燃起遍地烽火的条件。

当务之急,就是先生存下来,保住火种,然后才能谈别的事情。

经过一夜的商讨,他们终于做出了艰难的改变。

首先第一步,上山!

先占山为王,弄一块落脚之地。

改变了思路的汤和,并没有一下子就走出困境,他足足组织了三次攻击,才顺利拿下青萝山的一处寨子,消灭了三百多土匪。

而此刻的朱家军,却也只有八百多人了。

汤和连旗号都收了起来,只是在山上种田,打猎,他一度以为自己要落草为寇,再也没法打出朱家军的旗帜了。

可就在几个月之后,情况还是发生了变化。

那些在战俘营接受了教育的苗兵返回家乡之后,很快就和当地的人,尤其是头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见识过朱家军的做派,让他们很难跪的下去。

而那些头人们也对这些人讲的外面的情况,惶恐不已。他们生怕自己手下的农奴起了异样心思,不好控制。

因此头人们不断抓捕外面回来的苗兵,严刑拷问,逼着他们闭嘴,或者干脆一点,就直接杀了了事。

数以千计的苗兵,面对“自己人”的屠刀,他们终于悟了。

残酷的现实告诉了他们,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

不断有苗兵逃到汤和的山寨,归附到了朱家军的队伍,渐渐的,苗兵数量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主体。

而经历了一番波折的刘伯温也迅速醒悟过来,他们能依靠的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扎扎实实的人心!

刘伯温将张希孟在军中的规定严格落实,并且依据苗兵的风俗习惯,进行了调整。

兵将一体,同吃同住,没有任何差别。

大家伙白天干活,晚上在篝火前,畅谈心声。

终于,经历了大半年的沉寂,兵马恢复到了两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