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能孕育王者的地盘就剩下江淮之地……天完占据了长江中游,算是先声夺人。

朱元璋从淮西出发,占据金陵,也是稳步发展。

至于张士诚,就算他拿下了苏杭,也不过是摆出了常山之蛇的架势,处处等着挨打,而且毫无发展空间可言。

所以从他决定渡江,图谋平江路之时,就注定了成就不高,毕竟东边都是大海,向西就是朱元璋的地盘,他想从老朱手里啃下块肉吃,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孙炎看出了这步棋,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没有顺流而下,直取常州,然后攻取无锡,平江,松江,彻底把长江入海口这块肥得流油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版图。

毕竟以老朱现在的实力,还是有希望的。

如此一来,坐断东南,遥望中原,岂不美哉?

“这个想法不错,但你似乎忘了主公的根基在哪里!”张希孟笑呵呵道:“朱家军的根本在于均田,占据了扬州和金陵之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朱家军内部的势力分配。有些人是替你们家说话的,他们可不想搞均田!”

孙炎吓了一跳,忙道:“张经历,我,我可没有收买他们啊!”

张希孟大笑,“别害怕,我自然是知道,毕竟现在时间尚短,没法勾结在一起。但是他们的想法我还是清楚的。进了城之后,工商业繁荣,尤其是江南的丝绸作坊,坐拥几千张织机,一年的产出,比一个府的赋税还要多几倍!有人馋这个!想要发展丝绸作坊,就要有原料。老百姓把土地分了,产出的生丝就少,就不好!只有不管农村百姓死活,让丝绸大户放手施为,才能有足够的生丝供应,才能织丝绸发财!”

张希孟几句话,直指核心,鞭辟入里。

这一层道理,他跟徐达都没有说。

如果此时朱家军攻取苏杭,这两座大城市,加上金陵和扬州,朱元璋的手上,城市人口就会逼近三百万。

苏州的丝绸,杭州的贸易,松江的棉布……这几样就能占据朱家军的八成财政收入!

一个团队可以背叛自己的理想,却不能背叛自己的利益。

到了彼时,张希孟再鼓动分田,还能像现在这么顺利吗?

而且依靠市民组建的军队,真的就能横扫天下吗?

是不是钱多,就一定能鼓捣出强兵……张希孟也说不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如果朱元璋抢占苏杭,断了张士诚南下的道路,这个首鼠两端的盐贩子,会干什么,谁也不知道。

虽然单独张士诚不值得害怕,但是他跟刘福通勾结在一起,会怎么样?投降了元廷,又会怎么样?

即便他这两样都不做,光是跟老朱纠缠,就十分麻烦。

毕竟湖广还有个天完大帝,还有陈友谅……如果他们趁机抢占了徽州等地,断了老朱向南发展的道路。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不管是从内政考虑,还是从全局衡量,向南发展,都是最稳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