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无边际的思绪终结于任惟的吻里,唇齿相碰的吻,很急躁,倒真像是新婚燕尔般。

陈俊出花园那日,应春和想着要去帮忙,便带任惟去的早。

到翠姐家时,众人还在忙着布置,应春和很快加入了他们,留任惟一人在外看热闹。

任惟倒也自得其乐,看着他们将果冻、金纸、茶叶堆叠成塔,顶上拉了五颜六色的彩带花做点缀,乍一看像是棵特别的圣诞树。

他虽有很多不懂,但是简单不复杂的活能帮得上忙的便也尽力帮上一点忙,倒也不会觉得无聊。

应春和在里屋忙完出来找他的时候,就见他正帮忙将熟食祭品摆到竹编圆盘中去。

祭品摆放也有讲究,数量位置都有说法,任惟边听张叔说边摆,神情专注认真,好似是在测试什么精密仪器。

张婶从里屋出来就见应春和在瞧任惟摆祭品,笑道:“小任这看起来就跟嫁到离岛的媳妇似的,都有了半个离岛人的样了。”

话音刚落,那一无所知的“小媳妇”抬起头,对应春和笑了笑。应春和嫌他笑得傻气,不予回应。

一切就绪后,出花园的仪式开始了,第一项仪式是拜公婆母。

潮汕一带人将未满十五岁的孩童视为养在花园中,公婆母则是一对保佑孩子平安长大的神灵,花园中的小孩是因为有公婆母这对神灵的庇佑才得以康健成长。而到了十五岁,小孩长大成人,便要离开花园去往外面的世界闯荡。这也是出花园这个成人礼仪式的由来。

在十五岁以前,为寻求神灵保佑,每个孩子都会祭拜公婆母。到了十五岁出花园这天,便是孩子最后一次祭拜公婆母。

祭拜公婆母的地方在卧室的眠床,床上摆满了粿卷、乌鱼、熟鸡等供品,而用于祭拜公婆母的香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搪瓷碗,外面没什么花样,里面盛着半碗香灰。

规矩上,只有出花园的小孩和小孩的亲属可以进卧室一起祭拜公婆母,其他宾客只能在外看着。

应春和念着这对他自己来说寻常的祭拜仪式任惟却是从未见过,便特意寻了一处能够看见里头情形的角落同任惟一起站着,好让任惟能够看到仪式的全程。

“应春和,你十五岁的时候也拜了吗?”任惟记着那天吃饭的时候,张叔提到过应春和十五岁那年因父母意外亡故没有办出花园的事,又听应春和说这神灵是庇佑孩童健康成长的,不免操心起来。

应春和一愣,努力回忆了一下,发现还真没有。

每年拜公婆母的日子有讲究,分别是过年、元宵、七月七和冬至。父母意外去世那年,应春和过得浑浑噩噩,不仅拒绝了大家给他办出花园,连到了日子都没去祭拜公婆母。

应春和并非迷信之人,此刻听着任惟说的却出了会儿神。

神明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若是半信半疑则无用。

他拜了十四年的神,却在最后一年遗忘,倒也难怪之后诸多坎坷。

一看应春和的神色,任惟便知道了答案,嘀咕一句,“那这能补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