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们默默看向掩藏在人群之中的太医院使:别以为你躲在角落,我们就看不见你了!

皇帝本人没这个需求,但他看出此种手术背后的巨大利益,心动了。

“太医院可有过这方面的研究?”

太医院使不得不出列:“回皇上,没有。”

原则上来说,太医只为皇室中人看病,有时候也会被皇帝派去给百官看病。

由于病人的身份和地位,太医看病通常求稳,九成把握说成七成,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余地。

都稳成这样了,哪会搞这么容易死人的研究?万一被看他们不顺眼的同僚举报,官职和脑袋都得搬家。

理解归理解,皇帝和百官还是有些失望,怎么南蛮可以,大盛不行呢?

全民尚武比不上北狄,奸诈狡猾比不上西戎,治病救人比不上南蛮,大盛这么拉的吗?

太医院使还记挂着楚婳对太医院的恩情,一看有机会就提议道:“换眼睛一事在我等看来就是天方夜谭,可楚大人说得头头是道,不如让楚大人来?”

百官犹豫了。

武将们觉得比起女子上朝,这事更要紧,何况朝廷已有女武将和女武官,多个女文官也不妨碍什么——那是文官该头疼的事。

文官们倒是想拒绝,可武将们在旁虎视眈眈,一看就是死活得推行此项技术,他们不敢犯众怒——这群武夫打人可疼,还不讲武德!

皇帝看乐了,本以为得等楚婳再多学几年,没想到进度还挺快。

照这速度下去,他的二公主很快就能身披战甲,带着威武女将军的荣誉回京了。

老太师出列进言:“皇上,楚婳才疏学浅,尚无法胜任两国邦交与合作的重任。”

老太傅也不认为当下的时机好:“皇上,楚婳年纪尚幼,还未学成,科举和举荐都不合适,不应入朝。”

真要上任了,是去鸿胪寺还是太医院?

与其挂个小官职当跑腿,还不如在背后指点一二,让别人去做,起码不会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赶路上。

宣威将军脚步一迈,正想说什么,接收到福瑞亲王的眼色就又退了回去。

太医院使看老太师和老太傅的一致态度,意识到时机不对,连忙找补:“是臣考虑不周,楚大人体弱,禁不住南蛮的瘴气和蛊虫。”

宣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