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帝国将近十七万的公务人员,正儿八经的官员、权贵只有七千多人,剩下的全是小吏,从政经验最丰富的,除了官员本身,也就是这群小吏。

最主要和民众打交道的、贯彻朝廷治理目标的,也就是这群小吏。

他们能不重要吗?

他们的素质和行事作风能不重要吗?

他们的表现,基本上可以代表民众对朝廷的看法,他们的执行力度强弱,就代表着朝廷执政能力的强弱,他们的种种表现,基本上就代表了汉帝国的一切。

而在过去和未来相当多的时刻,官和吏之间是无法互通的。

发展到宋明阶段,吏员无法成为官员,但是因为流官制度的确立,官员在地方上的根基反而远远不如吏员那么深厚。

诚然,这对朝廷治理是有好处的,因为官员身份毕竟更高,要是再掌握太多实权,就会让朝廷担忧了,而小吏虽然有实权,但是没有名分,最多危害地方,害不了整个地方的大局。

所以不如让官和吏互相斗法。

只是越往后,负面影响越大。

想想也能明白,地方县官一任两三年、三四年,就走了,而一些小吏甚至从生干到死,一人能伺候十几任县官,以至于有所谓铁打的吏员流水的官之说。

发展到后期,很多吏员职位事实上成为了地方部分中小家族世袭的职位,靠着垄断这些掌握一定地方实权的吏员职位,部分地方家族反过来成为了朝廷流官的重要依仗,没有他们的配合,反而很难治理地方了。

他们没有很高的地位,却是地方上的无冕之王,三五个九十个吏员家族勾连起来,足以垄断一个小县的基本实权,对付那些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书呆子,一拿一个准儿。

当然了,他们不会正大光明和官员作对,人家毕竟在身份上和吏员是完全不同的区别,但是只要哄得好,就能骗的住,只要能骗的住,就能去做很多他们想做的事情。

因此,刘备吸收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朝廷对地方吏员的素质和任命也要有基础的把控,只靠七千多名官员权贵治理不了天下,没有剩下来十六万的吏员的贯彻执行,是搞不好政治的。

正如刘备设立律法学府,对二十万郡国兵的素质进行考核、培养,进行一个基本上的把控,因为他知道郡国兵的存在对于地方治理至关重要,而现在,吏员的存在和素质对于地方治理同样重要。

所以,刘备才会要求吏部对各地吏员的选拔和考核进行充分的把控,先不要去管官员,官员可以交给更高层来把控,每一个官员的任命其实都可以通过皇帝这边来把控一下,但是吏员的数量就太多了。

用考试进行一轮筛选和任命,虽然无法过滤人渣,但是可以过滤掉能力不足的学渣,避免地方治理出现技术上的问题,别搞得到时候地方全是技术调整、全面崩溃,那就好玩了。

至于人渣问题,自有法律可以作为应对手段。

一场考试,可以为国家治理解决一半的问题,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