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荀攸很快行动起来,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荀彧依旧在想方设法劝说那几个死硬派的时候,他主动联系了自己印象中态度比较柔和、开明的少数族人。

见到人,他开门见山,把话摆在台面上说。

“陛下的态度就是这样,各大家族的态度也已经明了,陛下需要的是一个听命令的家族,而不是一个处处反对他的家族,荀氏已经触犯了太多禁忌,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若非荀氏及早支持陛下,对陛下有过很大的帮助,陛下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荀氏网开一面,那么多次机会,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我希望你可以认真的思考现在的局面。”

“曹氏,夏侯氏,甄氏,他们哪一个没有比荀氏更多的土地财产?不还是达成了陛下的要求吗?他们目光长远,不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我颍川荀氏竟然要因为蝇头小利而失去一切吗?”

“陛下和过去的历代先帝都不同,千万不要拿过去的事情和现在做比较,您必须要明白的是,过去的皇帝陛下指挥不动三十万军队,而现在的皇帝陛下一声令下,三十万军队能够为他毁灭一切。”

“局势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已经回不来了,这是最后的机会,你千万不要错过。”

三天的时间里,荀攸瞒着荀彧,秘密约见了自己觉得靠谱的族人,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意愿,在最后通牒的压力之下,十二个族人选择了向荀攸“投诚”。

他们决定加入荀攸新组建的“河南荀氏”,跟随荀攸进入下一个时代,哪怕会为此付出足够多的赋税,那也无所谓。

只要能活下来,活得好好的。

而其他的劝说则没有结果,更多的荀攸连碰都没有碰的那些分支,自然也没有什么结果。

荀攸没什么财富,拿不出多少钱来弥补大家的损失,他需要的是绝对好说话的理智的一群人。

不好说话的那群人,他根本也没有想过能怎么样。

荀彧用那么多好处诱惑都不为所动的人,他知道自己也是绝对没办法的。

那就如同刘备所说的那样,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反正荀氏还在,少一些人,剩下来的人也不会为此就不姓荀了。

只要荀氏血脉流传下去,也就算是对的起先人了。

三日以后,荀攸完成了自己的既定计划,列出一张名单交给了刘备,向刘备做了报备,刘备得知以后,对荀攸的表现感到高兴。

“公达,你做得很好,如果更早一些由你来掌控荀氏,我想荀氏也不会走到今天。”

刘备感慨道:“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荀氏可以保留下来了,荀氏的先人一定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感到欣慰的。”

荀攸叹了口气,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应该感到悲哀。

其后数日,荀彧又拜见刘备,将自己的“成果”告知刘备,说他又劝服了一名族人愿意配合刘备,只要再多一点的时间,他一定可以劝服整个荀氏。

刘备再次抚慰了荀彧,重申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荀彧想要继续,那就继续吧。

已经无所谓了,颍川荀氏注定已经没有未来了,未来,属于河南荀氏。

他这句话没说出来,当着荀彧的面说出来,实在也是有点伤人,刘备毕竟不是什么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