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堂:“姐,你这是个例,算不得成功经验。”

马明玉还不死心:“那我问你,你要是没去北平,心清也没去日本,你们的事儿是不是也就成了?”

马明堂想了想:“或许能成,不过,也难说。”

马明玉笑问:“明堂,你是不是有了爱情的目标?我知道现在搞的新学生运动,提倡自由,提倡自主爱情。”

马明堂说,他确实赞成新式的自由恋爱,但他自身确实没考虑这个问题,说到这儿,他沉默下来,好一会儿,他说他现在根本不想考虑婚姻的时候,至于更多的话,他就不想对姐姐说了。

马明玉知道弟弟和哥哥,包括父亲,都一样儿,好多事情都是藏在心里,譬如,这次弟弟突然回来,父亲都没告诉她,她不怪父亲,也不怪弟弟,她知道父亲和弟弟不想让她知道,是怕她担心……

郑心清与次郎出去了,晚上听父亲说马明堂回来了,当时,她挺兴奋,其心情似乎与马明堂是一样的,有一种渴望马上见面的感觉,后来听父亲唠叨起婚事,她没了兴致。对父亲说她累了,早早回到屋里,躺在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人就是个怪物,越睡不着,越心烦意乱,有时,想的问题也就特别的荒谬,郑心清似乎就陷入这样一个荒诞的怪圈,而这圈里有她和两个男人,她在问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这就是所说的爱情?莫不是书中常说的爱情磨难开始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这个留洋的姑娘,到现在还没弄清什么是爱情,应该说不是她过于单纯,也不是她的愚钝,而实在是两个男人,对她来说太相似了。暂且不提次郎,就说马明堂吧!郑心清想起四年前,当船离开码头时,她竟那样的想见她从小称谓的三哥,其想念程度,胜过亲哥哥。她不知道那是不是朦胧的爱情,如果是,现在想来,也是建立在父辈媒妁之约上。但不可否认,这个媒妁之约太脆弱了,而最后冲淡了她对三哥的想念,似乎也是这个媒妁之约……

毕竟是两小无猜,两人不可能不见面的。

第二天上午,马明堂来到郑家大院,见过郑廷贵,说了几句话,听说郑心清还没起来,他来到姐姐住屋,刚好郑永清出来。马明堂怔住了,勉强地笑了一下,叫声姐夫。

郑永清:“昨天回来的?快进屋。”

马明堂支吾着:“我姐说你每天忙,走的早,今天怎么……不,我不进屋了……我姐呢?”

马明玉从敞开的窗户,探出头,催弟弟进来。

郑永清看出小舅子不冷不热:“我……我先走了,哪天咱们再唠……”

马明堂注视着姐夫的背影,又听姐姐喊他,便进了屋。见姐姐正在擦抹桌椅,逗夸姐姐挺勤劳啊!

马明玉:“明堂,我看你咋不愿搭理你姐夫呢?别这样啊,你姐夫对你挺好的,听说你回来了,还说要把你请过来吃饭。”

马明堂:“没……没有啊……”

马明玉:“啥没有,我都看见了,刚才他想回屋跟你唠会儿嗑,可你……我知道你对他还留在满军,帮着日本人有想法,唉!他也是没办法啊!”

马明堂没言语,他是跟着哥哥和姐夫屁股后长大的,感情一直不错,自事变后,他再见到姐夫,话就少了,到不是真的讨厌姐夫,只是一想到姐夫与日本人搅在一起,心里似乎有了隔阂,打个照面就想躲开。

马明玉感慨地:“你说咱们家过去多好,热热闹闹的,现在弄得冷冷清清的,人人脸上挂了霜似的,唉!都是日本人害的,这些东洋鬼子,我一寻思起来,气不打一处来,恨死他们了。”

马明堂:“姐,只恨不行,应该像咱哥似的,用行动……”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很轻,马明玉一下就听出来是小姑子来了。果然,门一开,郑心清进来,头和脸简单梳洗一下,还略带有惺忪的睡意。

马明堂站起来,他曾想过四年后的郑心清相貌会变成什么样,但当郑心清出现在他面前,他还是大为惊诧,竟有些不相信了,这是那个与他一起长大的郑心清吗?漂亮自不用说,有一种古典的美?不,准确地说,是日本女人特有的妩媚。

郑心清再见马明堂,到没感到惊诧,不过,常浮现,昨夜还浮现在眼前,那个脸上带有羞怯男孩子,与现在的男子汉,绝对难以联系在一起。

马明堂笑了,坦然地笑了,在这一瞬间,他还是拿郑心清当妹妹看待。